查古籍
日前,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研究室與北京大學基礎醫(yī)學院中西醫(yī)結合教研室科研人員,采用隨機雙盲對照方法,觀察了丹梔逍遙散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發(fā)現(xiàn),丹梔逍遙散治療抑郁癥與麥普替林療效相當,但不良反應明顯少于麥普替林。
中醫(yī)藥對抑郁癥的治療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有文獻報道丹梔逍遙散可改善抑郁癥狀。為進一步驗證臨床效應,科研人員用了3年時間,設計了丹梔逍遙散的臨床觀察。將63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用麥普替林(西藥組31例)和丹梔逍遙散(中藥組32例)治療,于用藥前及用藥2、4、6周時采用漢米爾頓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及中醫(yī)癥狀辨證量表等評定藥物療效,用Asberg副反應量表評定不良反應。
兩組療效比較發(fā)現(xiàn),中藥組痊愈(精神癥狀消失,HAMD積分值降至8分以下)15例,顯效(精神癥狀基本消失,HAMD積分值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12例,好轉(精神癥狀減輕,HAMD積分值較治療前減少30%~50%)1例,無效4例,愈顯率為84.4%;西藥組痊愈18例,顯效9例,好轉3例,無效1例,愈顯率為87.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兩組治療后HAMD、SDS和SAS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中醫(yī)癥狀辨證量表評定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中藥組有輕度腹瀉5例,經(jīng)調(diào)整服藥劑量后,腹瀉立即停止;頭痛、頭暈兩例,口干、腹脹各1例。西藥組腹瀉1例,頭痛、頭暈16例,便秘18例,口干28例,惡心15例,腹脹13例,并有患者因此而中斷治療。兩組患者均未見血象和肝腎功能損害。中藥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西藥組(P<0.05)。
丹梔逍遙散為逍遙丸改進方,具有疏肝、清熱、解郁、健脾、養(yǎng)血等功效。主治肝郁血虛生熱證,或煩躁易怒,自汗盜汗,頭痛目眩,口燥咽干,兩脅作痛,寒熱往來,神疲食少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作脹,少腹脹痛,小便澀痛等癥。有報道可用于改善抑郁癥狀,有抗抑郁和焦慮的作用,但缺乏嚴格的臨床試驗評價。為確定丹梔逍遙散抗抑郁的臨床療效,科研人員采用了隨機雙盲對照,并選用麥普替林作為對照藥,該藥是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能選擇性阻斷中樞神經(jīng)突觸前膜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不僅有較好的抗抑郁、焦慮作用,且不良反應比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少,在許多關于電針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中被廣泛用作陽性對照藥物。
研究人員指出,HAMD抑郁量表評分及減分率表明丹梔逍遙散起效時間比麥普替林為慢,但隨著服藥時間延長,患者的療效穩(wěn)定與麥普替林相當;從SAS評分值看,與麥普替林療效亦相當。同時根據(jù)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中醫(yī)癥狀評分來看,兩藥對軀體和精神焦慮的改善差異無顯著性,進而說明丹梔逍遙散對抑郁焦慮癥狀的治療作用是肯定的,其作用機理值得進一步探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日前,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研究室與北京大學基礎醫(yī)學院中西醫(yī)結合教研室科研人員,采用隨機雙盲對照方法,觀察了丹梔逍遙散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發(fā)現(xiàn),丹梔逍遙散治療抑郁癥與麥普替林療效相當,但不良反應明顯少于麥普替林。
中醫(yī)藥對抑郁癥的治療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注。有文獻報道丹梔逍遙散可改善抑郁癥狀。為進一步驗證臨床效應,科研人員用了3年時間,設計了丹梔逍遙散的臨床觀察。將63例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用麥普替林(西藥組31例)和丹梔逍遙散(中藥組32例)治療,于用藥前及用藥2、4、6周時采用漢米爾頓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及中醫(yī)癥狀辨證量表等評定藥物療效,用Asberg副反應量表評定不良反應。
兩組療效比較發(fā)現(xiàn),中藥組痊愈(精神癥狀消失,HAMD積分值降至8分以下)15例,顯效(精神癥狀基本消失,HAMD積分值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12例,好轉(精神癥狀減輕,HAMD積分值較治療前減少30%~50%)1例,無效4例,愈顯率為84.4%;西藥組痊愈18例,顯效9例,好轉3例,無效1例,愈顯率為87.1%,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兩組治療后HAMD、SDS和SAS積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中醫(yī)癥狀辨證量表評定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兩組不良反應比較,中藥組有輕度腹瀉5例,經(jīng)調(diào)整服藥劑量后,腹瀉立即停止;頭痛、頭暈兩例,口干、腹脹各1例。西藥組腹瀉1例,頭痛、頭暈16例,便秘18例,口干28例,惡心15例,腹脹13例,并有患者因此而中斷治療。兩組患者均未見血象和肝腎功能損害。中藥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西藥組(P<0.05)。
丹梔逍遙散為逍遙丸改進方,具有疏肝、清熱、解郁、健脾、養(yǎng)血等功效。主治肝郁血虛生熱證,或煩躁易怒,自汗盜汗,頭痛目眩,口燥咽干,兩脅作痛,寒熱往來,神疲食少及月經(jīng)不調(diào),乳房作脹,少腹脹痛,小便澀痛等癥。有報道可用于改善抑郁癥狀,有抗抑郁和焦慮的作用,但缺乏嚴格的臨床試驗評價。為確定丹梔逍遙散抗抑郁的臨床療效,科研人員采用了隨機雙盲對照,并選用麥普替林作為對照藥,該藥是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能選擇性阻斷中樞神經(jīng)突觸前膜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不僅有較好的抗抑郁、焦慮作用,且不良反應比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少,在許多關于電針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中被廣泛用作陽性對照藥物。
研究人員指出,HAMD抑郁量表評分及減分率表明丹梔逍遙散起效時間比麥普替林為慢,但隨著服藥時間延長,患者的療效穩(wěn)定與麥普替林相當;從SAS評分值看,與麥普替林療效亦相當。同時根據(jù)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中醫(yī)癥狀評分來看,兩藥對軀體和精神焦慮的改善差異無顯著性,進而說明丹梔逍遙散對抑郁焦慮癥狀的治療作用是肯定的,其作用機理值得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