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產后風致死率達90%產婦須重視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一孕婦產后9天,突發(fā)顱內靜脈竇血栓,俗名“產后風”,其神志不清,生命垂危。中南醫(y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她緊急施行了動靜脈血管內聯(lián)合溶栓手術,幸手術及時,昨日,顱內靜脈竇已通暢,其從死亡邊緣被“拉”了回來。

    據了解,產婦李某23歲,產后9天感覺低熱、頭痛、嘔吐,繼而出現(xiàn)抽筋,經治療后又不見好轉,反而不省人事。家人焦急不已,立即將她送入中南醫(yī)院神經內科就醫(yī),核磁共振顯示,其腦內靜脈主要通道和大部分中小靜脈被血栓充滿,嚴重影響著腦內血液回流,使顱內壓力增高,供血不暢。

    該院神經內科劉煜敏主任醫(yī)師決定馬上為患者實施導管溶栓術,在減影血管造影儀的監(jiān)測下,先從患者的左側腹股溝插入一根靜脈導管,通過其頸內靜脈,直達腦部靜脈內部和各分支,在血栓與血管壁之間,先注入溶栓劑進行充分溶栓,再用細金屬絲搗碎血栓、抽吸。同時在患者的右側股動脈再插入一根導管,通過患者頸內動脈和椎動脈,與靜脈導管交替注入溶栓劑溶栓。隨后,行動脈造影顯示被堵塞的靜脈竇已漸漸通暢。次日,保留雙側導管通道,繼續(xù)交替泵入溶栓劑。昨日,記者在病房看到,昏迷的產婦已經蘇醒。

    劉煜敏主任醫(yī)師介紹,產婦患的顱內靜脈竇血栓俗稱“產后風”,是極其危險的圍產期并發(fā)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頭痛、嘔吐、視力變差、意識障礙等,其發(fā)生主要源于圍產期婦女血液成分發(fā)生變化,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導致流動較慢的靜脈血慢慢停下來,從而堵塞血管出現(xiàn)顱內靜脈竇血栓,其死亡率達90%,產婦應引起高度重視。(記者 鄭志方 通訊員 李躍軍)

更多中藥材
  • 那么痰濕體質的人身體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軟,贅肉比較明顯。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膚出油比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懶動。大家發(fā)現(xiàn)有上述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許暗示你也存在著水濕之氣比較重的問題,建議要及時調理。......
  • 肝氣郁結在臨床上常見有四類癥狀。第一,平常的唉聲嘆氣,情緒波動比較大。第二,胸悶,胸脅脹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脹痛。第三,入睡比較困難,并且容易醒,夢多,頭脹頭疼。第四,嗓子里面總感覺到有異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現(xiàn)了以上四種癥狀該怎么辦呢......
  • 這個木香順氣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氣化濕,還有健脾和胃這樣一個作用。我們都知道脾胃屬于三焦當中的中焦,起到一個讓濁物下行讓清氣暢行的作用。但是當濕邪阻滯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壞,從而導致濁氣不能下行,而有時候反而往上走,就會產生一系......
  • 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川芎所組成。其中當歸能夠補血養(yǎng)血,活血通經。川芎呢,是行氣養(yǎng)血的一把好手,還有血家之氣藥的美稱,并且它還能夠止痛,比如說痛經和常見的一些頭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養(yǎng)血,又能平肝止痛,還能收斂肝......
  • 該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并不復雜,只有四味藥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軍,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通過它的溫燥之性來減少濕痰的產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濕化開,然后再排出體外。陳皮同樣是一味燥濕化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