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傷寒二日候

    作者: 朱梓

    (附論)夫傷寒二日。陽明受病。陽明者。胃之經(jīng)也。主于肌肉。其脈絡(luò)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也。

    陽今若無汗。尚惡寒。宜升麻湯。有汗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無汗脈出。其人喘者。與麻黃湯。

    又問。十二經(jīng)皆一。而陽明有三。何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也。

    明也因發(fā)唯外證必頭痛。腰疼。肌熱。目痛鼻干也。脈浮大者。太陽也。長者。陽明也。頭疼腰痛者。

    太陽也。肌熱。目痛鼻干者。陽明也。尚惡寒者??缮闇怪H舨粣汉?。反惡熱。大便不湯又問。二陽有合病。有并病。何也。脈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熱。目痛鼻干者。合病也三陽而譫設(shè)面煩躁出

    桂枝附子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陽明受病。陽明者。主于肌肉。其氣

    往來。如寒熱。

    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半兩)上為散。每服汗出即愈。

    人參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痛鼻干。面赤壯熱。四肢煩疼。

    人參(三分去蘆頭)訶黎勒皮(三分)干姜(一分炮裂銼)桂枝(三分)赤茯苓(一分)附水一中盞。煎至六

    麻黃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痛。發(fā)熱煩悶。宜服。

    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桂心(三分)石膏(三分)黃芩(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芍藥(每服四錢。以水一

    解肌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痛壯熱。骨節(jié)煩疼。宜服。

    干姜(二兩炮制)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石膏(一兩)上為散。

    吳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皮膚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宜服。

    吳茱萸(一兩湯洗七遍焙干微炒)當(dāng)歸(一兩微炒銼)芎(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芷(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時候

    荊芥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項強。四肢煩疼。

    荊芥(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前胡(一兩)麻黃(二兩去根節(jié))甘草(半兩炙微赤服四錢。

    以即瘥。

    白薇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不解。宜服。發(fā)汗。

    白薇(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貝母(三分煨令微黃)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

    柴胡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項四肢煩熱疼痛。

    柴胡(一兩去苗)人參(一兩去蘆)甘草(一兩炙微赤銼)麻黃(一兩半去根節(jié)銼)黃芩(為散。每服四錢。

    以人

    建中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心中驚悸而煩者。

    桂心(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白芍藥(一兩)桔梗(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為散。

    每服四

    附子湯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疼壯熱。發(fā)表。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jié))白術(shù)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不計

    治傷寒二日。發(fā)汗立效方。

    (出圣惠方)附子(半兩去皮臍)白附子(一分)半夏(半分)上俱生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痰逆。頭疼。四肢壯熱。

    半夏(一兩水煮一伏時曬干)澤瀉(一兩)桂心(一兩)干姜(一分炮)甘草(一分炙微赤服。

    走馬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疼壯熱。

    草烏頭(半兩燒灰)桂心(半兩)硫黃(半分細(xì)研)上為細(xì)散。每服一錢。以水一中盞。入

    霹靂散

    (出圣惠方)

    治傷寒二日。頭痛。腰背強硬。憎寒壯熱。遍身疼痛。

    大黑附子(一枚入急火內(nèi)燒焦存心少多在臨出火時便用瓷器盛蓋不合去卻煙焰)上為細(xì)散。

    治傷寒。時氣。瘟疫。頭痛壯熱。脈盛。始得一二日。

    上取真砂一兩。以水一斗。煮取一升。頓服。覆衣被取汗。忌一切生血。

    治傷寒及瘟病。頭痛壯熱。脈盛。始得一二日方。

    (出肘后方)上將破雞子一枚。以冷水半升。將雞子放入水中。攪勻。別煮水一升令沸。以雞子水投其湯

    雞子湯治發(fā)汗后。二三日不解。頭痛。肉熱。

    麻黃(一兩去節(jié))甘草(一兩炙)上切。以水二升??垭u子白。令入水。和勻。納藥后。

    攪忌海藻、菘菜。

    治傷寒初患二三日。頭痛壯熱。不解者。

    治傷寒一日二日。壯熱頭痛。渾身碎痛。筋脈拘急。鼻塞。嗓干。語聲不出。胸

    中痰實。多下清涕。忽因冒雨傷風(fēng)。忽因夜行傷冷。憎寒發(fā)熱。更兼頭痛?;蛞驎r氣

    之寒。因感寒而咳嗽?;蛞騻泻畾狻n^目昏眩。項腳蕤痛。百節(jié)拘急。精神不快。

    頭痛不安。渾身沉重?;蚝鲆蚋泻<绫澈鋸毓?。但是傷寒。有此一件病證。并宜

    進此藥。凡傷寒。須是初起一二日內(nèi)。有憎寒壯熱者。謂之傷寒。若才得病。并無憎寒

    。頭痛欲碎。身熱如火。頭面赫赤。眼睛赤露。大便秘?zé)?。小便黃赤者。此不名傷寒。

    謂之熱病。即不可服此藥。更別有方治麻黃(去根節(jié))官桂(去皮)白術(shù)(各一兩)芎(三分)本香白芷細(xì)辛羌活芍以水一盞。煎一兩沸。去滓不時熱服。若憎寒甚。連進一盞。平常服。減南椒一味。專治傷寒四酸傷

    蒼術(shù)散治傷寒一日二日以前。逼毒瓦斯令散。

    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浸一宿一兩)甘草(一兩半炙)香附子(三兩半炙炒)上為末。

    每服二錢汗

    蒼術(shù)散

    (出活人書)

    治傷寒一日二日。頭痛。發(fā)熱憎寒。身體疼痛。

    石膏(一兩)桔梗(半兩)麻黃(一兩湯洗過焙干杵)山茵陳(去根)甘草(炙)蒼術(shù)(

    麻黃葛根湯

    (出活人書)

    治傷寒一日至二日。頭項及腰脊拘急疼痛。渾身煩

    熱惡寒。

    芍藥(三兩)豉(一合)干姜(四分)蔥白(七莖)麻黃(三兩用沸湯泡一二沸焙秤)上銼行四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