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誤吞諸物。若金銀針鉤之類。雖非病之自內(nèi)。然無術(shù)以出之。久則害人。若舊梳治發(fā)。
磁石出針。皆意為之主。不特取其氣味。治療之工??芍^用心精微矣。儒門事親書云。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諸醫(y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
以凈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松之狀。又別取一箸??`鉤于其端。令牢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鉤入于錢竅。然后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方
治誤吞銅鐵金石竹木刺。雞鵝魚諸骨。
(出危氏方)川山豆根山蜈蚣威靈仙(鐵腳者)山慈菇滑石馬牙硝金星鳳尾草(各一兩)急性廁中制一年)即下
如圣散
(出圣濟總錄)
治咽物誤置喉中不出。
栝蔞(用瓤二枚)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皂角(炙一寸與甘草同為末)甘草(炙三分)每服一
通氣散
(出醫(yī)方妙選)
治誤吞銅錢物。及鉤繩之類。在咽喉不下。
鵝毛(一錢燒灰)磁石(一皂角子大燒灰)象牙末(一錢燒存性)上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新
治誤吞竹木魚骨所鯁。咽物不下。咽痛方。
(出旅舍方)貫眾茯苓(去皮)甘草(炙)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徐徐呷之。
治誤吞錢。
(出肘后方)用耳頭一把。以水一升。浸十余度。飲水愈。
治誤吞鐵石骨刺等不下。危急者。
(出百一選方)王不留行黃柏(去粗皮)上等分為細(xì)末。水浸蒸餅丸如彈子大。以麻線穿之。掛當(dāng)風(fēng)處。
治誤吞金銀物?;蝈X在腹內(nèi)不下方。
(出圣濟總錄)石炭(光明者一杏核大)硫黃(一皂角子大)上研為末。酒調(diào)下。不拘時。
血余散
(出圣惠方)
治食中吞發(fā)咽不去。繞喉。
用亂發(fā)燒末。酒服一錢匕。粥飲調(diào)下。亦得。一方水調(diào)服。
治誤吞金銀環(huán)及釵方。兼治誤吞錢。及桃枝竹木。
用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即自消化。
誤吞環(huán)及指纏方
(出圣惠方)用雁毛二七枚燒灰。末服之。鵝羽亦得。水調(diào)。一方米飲服之。
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但多食肥肉并脂。令飽。自里出。一方。食肥羊脂。諸般肥肉。
誤吞錢針
(出十便良方)用懸針磁石。棗許大一塊。含之立出。
誤吞椒閉氣不通
(出百一選方)用吃京棗三個。解之。
治誤食桐油。
(一名干柿湯出百一選方)用食干柿解之。白礬少許。入湯水中咽下。尤妙。
治誤吞鉤繩在喉中不出方。
(出圣惠方)若鉤繩在手者。莫引之。但益以珠、薏苡子等。就貫著繩。稍稍推至鉤處。小引之即出也。
治誤吞蜈蚣。
(出危氏方)用生豬血。令病患吃。須臾。生清油灌口中。惡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
細(xì)研驚。
灌之
誤吞銅物不能化者
(出十便良方)用濃煎縮砂湯。服。其銅自下。又用生荸薺研爛服。其銅自化。細(xì)研堅炭為末。米飲下。
于大便內(nèi)瀉下。如烏梅狀。
治誤食物落鼻中。及入眼不出。
(出圣惠方)用皂角末。吹取嚏即出。
治誤吞鉤線方。
(出圣惠方)用漯師琥珀一珠子。貫著鉤繩。推令前。入至鉤所。復(fù)又推之。以引出矣。若水晶珠。
猝無
治誤吞竹木入喉咽。出入不得。
(出圣惠方)用故鋸燒令赤。漬酒中。及熱飲。并得。一用女人大指甲二枚。燒末。納酒中飲之。
治誤吞桃枝竹木。
用白糖。但數(shù)數(shù)多食。即自消化。
治誤吞銀環(huán)及釵。
(出十便良方)用水銀二(一)兩服之。釵便下。亦可以胡粉一兩。搗調(diào)用之。分再服。食銀令如泥也。
若吞
治誤吞鉤
(出圣惠方)用小羊喉。以貫繩推至鉤處。當(dāng)退脫。小引則出。
又方
但大捩頭。四向顧。小引之則出。
(出圣惠方)用常思草頭一把。二升水淘。灌之。十余過而飲之。
治誤吞水蛭
(即馬蝗蜞)用青靛。調(diào)水飲即瀉出?;驗榇讼x咬。亦用靛敷之。
(出德生堂)用藜蘆末二錢。熬水一盞。服之后則必吐。其物遂出。無恙。
(出德生堂)用蒸餅半個。于狗口中繳涎在餅上。吃了。再用半個。根據(jù)前卷涎吃后。其物自散矣。
治誤吞銅錢珠鐵而鯁者方
(出圣惠方)用燒銅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愈。
治誤吞錢
(出百一選方)用生鳧柴取汁。呷吃。錢自然消化。即荸薺也。
治誤吞釵方
用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蛏溔~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
治誤吞錢不出。及誤吞針方。
用葵菜不拘多少。絞取汁。冷凍飲料之即出。一用葵花。煮汁服之。
治誤吞銅錢
用榨油楔尖燒存性。為末。濃煎艾湯調(diào)二錢。無油尖。止服艾湯。亦效。
用百部根四兩。酒一升。浸一宿。溫作二服。
用木賊草為末。每服一錢。用雞子白調(diào)下。
用滑石末。餳糖丸如豆大。噙化一丸。
用服炮蜜二升。即出矣。
治誤吞椒閉氣不通。
萆(一兩)甘草(炙微赤)狗脊(各三分)上為細(xì)末。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一方不用
治誤吞鉤線方
用螻蛄摘去身。但吞其頭數(shù)枚。勿令鯁人知。
治吞錢方
用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便下。
治一切諸雜骨木竹。諸鐵物鯁嚨。宜服此方。
代赭硝石黃丹上等分細(xì)研為末。每服半錢。津液咽下。
治一切竹木簽刺。諸骨鯁喉。
松子仁野狼毒(捶碎于土器內(nèi)醋煮熟)自然銅(燒以醋投研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凡有鯁喉。
治喉中物鯁欲死。
用白鳳仙子。研水大呷。以竹管灌入。硬物即軟去。切物經(jīng)牙。
骨鯁涎下之。魚骨。砂糖大塊。含即軟去。
蛤粉(一兩)蓖麻(半兩)黃丹(一錢)上為末。每服一錢。水調(diào)下。
用綿包橙肉。如小梅。牢系線。令吞下。過鯁物之內(nèi)。牽出。物隨出。
用生鰍鱔大者。線牢縛其頭。以尾先入喉中。頭未出。即牽出之。
治誤吞錢及骨。至效。
用木炭皮為末。米飲調(diào)二錢。未下再服。至三。必效。
治誤吞鐵錢及骨。
古文銅錢(十?dāng)?shù)枚)入白梅(十個淹過即爛)每服一丸。如綠豆大。侵晨取流水吞下。
即吐
巧匠取喉鉤方
咸平中。職方魏公潭州。有數(shù)子弟皆幼。因相戲。以一釣竿垂鉤用棗作餌。登陸鉤雞雛。
一令人遍問老婦以所經(jīng)歷。時有一老婦。九十余歲。言亦未嘗見此。切料有智識者??沙鲋?。時本郡有一莫都料。性甚巧。可召問之。公呼老婦責(zé)之曰。吾子誤吞鉤。莫都料何能治之。老婦曰。聞醫(yī)者意也。其莫都料曾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大。親屬勉之曰。試詢之。公遂召莫都料至。沉思久。言要得一蠶繭。及大念珠一串。公與之。莫都料遂剪繭如錢大。用物推四面令軟。以油潤之。仍中通一竅。先穿上鉤線。次穿數(shù)珠三五枚。令兒正坐開口。漸添參量珠。捩之到喉。至系鉤處。乃向項下一推。其鉤向下而脫。即向上急出之。見繭錢向下。裹定鉤線須而出。并無所損。魏公大喜。遂濃贈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巧也。(出名醫(yī)錄)
治鯁以類推方
治鯁之法。皆以類推。鸕治魚鯁。磁石治針鯁。發(fā)灰治發(fā)鯁。貍、虎治骨鯁。亦
各從其類
治蜘蛛飛絲入口
用紫蘇葉。不問新舊。嚼之即愈。
治誤食發(fā)。令腹有蠱。
以雄黃餌之。昔甄立言。仕唐為太常。有道人。心腹?jié)M煩。彌二歲。立言診曰。腹有蟲。
誤鉤吻葉與芹葉相似。誤食之殺人。
用薺八兩。水六升。煎取二升。為兩服。解之。
又方治誤吞水蛭。
(即馬蝗蜞)用酒及藍靛絞汁。月頭初三四五日??招姆?。
治誤吞錢器物。
用韶粉一兩。研細(xì)。分作二服。水調(diào)服之。食水銀金化如泥者誤吞金銀物在腹中。服之。
令消烊出。
治誤吞下錢。
上以羊脛。燒灰為末??招摹C罪嬒露X。
《醫(yī)學(xué)入門》(公元 1624 年)明.李榳著。八卷。內(nèi)容為臟腑圖,明以前醫(yī)家簡介,經(jīng)絡(luò)、臟腑、診斷、針灸、本草、外感、內(nèi)傷、雜病、婦幼、外科、用藥賦、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 法、習(xí)醫(yī)規(guī)格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誤吞諸物。若金銀針鉤之類。雖非病之自內(nèi)。然無術(shù)以出之。久則害人。若舊梳治發(fā)。
磁石出針。皆意為之主。不特取其氣味。治療之工??芍^用心精微矣。儒門事親書云。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諸醫(y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
以凈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松之狀。又別取一箸??`鉤于其端。令牢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鉤入于錢竅。然后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方
治誤吞銅鐵金石竹木刺。雞鵝魚諸骨。
(出危氏方)川山豆根山蜈蚣威靈仙(鐵腳者)山慈菇滑石馬牙硝金星鳳尾草(各一兩)急性廁中制一年)即下
如圣散
(出圣濟總錄)
治咽物誤置喉中不出。
栝蔞(用瓤二枚)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一兩半)皂角(炙一寸與甘草同為末)甘草(炙三分)每服一
通氣散
(出醫(yī)方妙選)
治誤吞銅錢物。及鉤繩之類。在咽喉不下。
鵝毛(一錢燒灰)磁石(一皂角子大燒灰)象牙末(一錢燒存性)上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新
治誤吞竹木魚骨所鯁。咽物不下。咽痛方。
(出旅舍方)貫眾茯苓(去皮)甘草(炙)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徐徐呷之。
治誤吞錢。
(出肘后方)用耳頭一把。以水一升。浸十余度。飲水愈。
治誤吞鐵石骨刺等不下。危急者。
(出百一選方)王不留行黃柏(去粗皮)上等分為細(xì)末。水浸蒸餅丸如彈子大。以麻線穿之。掛當(dāng)風(fēng)處。
治誤吞金銀物?;蝈X在腹內(nèi)不下方。
(出圣濟總錄)石炭(光明者一杏核大)硫黃(一皂角子大)上研為末。酒調(diào)下。不拘時。
血余散
(出圣惠方)
治食中吞發(fā)咽不去。繞喉。
用亂發(fā)燒末。酒服一錢匕。粥飲調(diào)下。亦得。一方水調(diào)服。
治誤吞金銀環(huán)及釵方。兼治誤吞錢。及桃枝竹木。
用白糖二斤。一頓漸漸食之。多食益佳。即自消化。
誤吞環(huán)及指纏方
(出圣惠方)用雁毛二七枚燒灰。末服之。鵝羽亦得。水調(diào)。一方米飲服之。
誤吞釘針。及箭鏃等方。
但多食肥肉并脂。令飽。自里出。一方。食肥羊脂。諸般肥肉。
誤吞錢針
(出十便良方)用懸針磁石。棗許大一塊。含之立出。
誤吞椒閉氣不通
(出百一選方)用吃京棗三個。解之。
治誤食桐油。
(一名干柿湯出百一選方)用食干柿解之。白礬少許。入湯水中咽下。尤妙。
治誤吞鉤繩在喉中不出方。
(出圣惠方)若鉤繩在手者。莫引之。但益以珠、薏苡子等。就貫著繩。稍稍推至鉤處。小引之即出也。
治誤吞蜈蚣。
(出危氏方)用生豬血。令病患吃。須臾。生清油灌口中。惡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
細(xì)研驚。
灌之
誤吞銅物不能化者
(出十便良方)用濃煎縮砂湯。服。其銅自下。又用生荸薺研爛服。其銅自化。細(xì)研堅炭為末。米飲下。
于大便內(nèi)瀉下。如烏梅狀。
治誤食物落鼻中。及入眼不出。
(出圣惠方)用皂角末。吹取嚏即出。
治誤吞鉤線方。
(出圣惠方)用漯師琥珀一珠子。貫著鉤繩。推令前。入至鉤所。復(fù)又推之。以引出矣。若水晶珠。
猝無
治誤吞竹木入喉咽。出入不得。
(出圣惠方)用故鋸燒令赤。漬酒中。及熱飲。并得。一用女人大指甲二枚。燒末。納酒中飲之。
治誤吞桃枝竹木。
用白糖。但數(shù)數(shù)多食。即自消化。
治誤吞銀環(huán)及釵。
(出十便良方)用水銀二(一)兩服之。釵便下。亦可以胡粉一兩。搗調(diào)用之。分再服。食銀令如泥也。
若吞
治誤吞鉤
(出圣惠方)用小羊喉。以貫繩推至鉤處。當(dāng)退脫。小引則出。
又方
但大捩頭。四向顧。小引之則出。
又方
(出圣惠方)用常思草頭一把。二升水淘。灌之。十余過而飲之。
治誤吞水蛭
(即馬蝗蜞)用青靛。調(diào)水飲即瀉出?;驗榇讼x咬。亦用靛敷之。
又方
(出德生堂)用藜蘆末二錢。熬水一盞。服之后則必吐。其物遂出。無恙。
又方
(出德生堂)用蒸餅半個。于狗口中繳涎在餅上。吃了。再用半個。根據(jù)前卷涎吃后。其物自散矣。
治誤吞銅錢珠鐵而鯁者方
(出圣惠方)用燒銅弩牙令赤。納酒中飲之。立愈。
治誤吞錢
(出百一選方)用生鳧柴取汁。呷吃。錢自然消化。即荸薺也。
治誤吞釵方
用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蛏溔~筋縷。如韭法。皆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
治誤吞錢不出。及誤吞針方。
用葵菜不拘多少。絞取汁。冷凍飲料之即出。一用葵花。煮汁服之。
治誤吞銅錢
用榨油楔尖燒存性。為末。濃煎艾湯調(diào)二錢。無油尖。止服艾湯。亦效。
又方
用百部根四兩。酒一升。浸一宿。溫作二服。
又方
用木賊草為末。每服一錢。用雞子白調(diào)下。
又方
用滑石末。餳糖丸如豆大。噙化一丸。
治誤吞錢
用服炮蜜二升。即出矣。
治誤吞椒閉氣不通。
萆(一兩)甘草(炙微赤)狗脊(各三分)上為細(xì)末。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
一方不用
治誤吞鉤線方
用螻蛄摘去身。但吞其頭數(shù)枚。勿令鯁人知。
治吞錢方
用艾蒿五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便下。
治一切諸雜骨木竹。諸鐵物鯁嚨。宜服此方。
代赭硝石黃丹上等分細(xì)研為末。每服半錢。津液咽下。
治一切竹木簽刺。諸骨鯁喉。
松子仁野狼毒(捶碎于土器內(nèi)醋煮熟)自然銅(燒以醋投研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凡有鯁喉。
治喉中物鯁欲死。
用白鳳仙子。研水大呷。以竹管灌入。硬物即軟去。切物經(jīng)牙。
又方
骨鯁涎下之。魚骨。砂糖大塊。含即軟去。
又方
蛤粉(一兩)蓖麻(半兩)黃丹(一錢)上為末。每服一錢。水調(diào)下。
又方
用綿包橙肉。如小梅。牢系線。令吞下。過鯁物之內(nèi)。牽出。物隨出。
又方
用生鰍鱔大者。線牢縛其頭。以尾先入喉中。頭未出。即牽出之。
治誤吞錢及骨。至效。
用木炭皮為末。米飲調(diào)二錢。未下再服。至三。必效。
治誤吞鐵錢及骨。
古文銅錢(十?dāng)?shù)枚)入白梅(十個淹過即爛)每服一丸。如綠豆大。侵晨取流水吞下。
即吐
巧匠取喉鉤方
咸平中。職方魏公潭州。有數(shù)子弟皆幼。因相戲。以一釣竿垂鉤用棗作餌。登陸鉤雞雛。
一令人遍問老婦以所經(jīng)歷。時有一老婦。九十余歲。言亦未嘗見此。切料有智識者??沙鲋?。時本郡有一莫都料。性甚巧。可召問之。公呼老婦責(zé)之曰。吾子誤吞鉤。莫都料何能治之。老婦曰。聞醫(yī)者意也。其莫都料曾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大。親屬勉之曰。試詢之。公遂召莫都料至。沉思久。言要得一蠶繭。及大念珠一串。公與之。莫都料遂剪繭如錢大。用物推四面令軟。以油潤之。仍中通一竅。先穿上鉤線。次穿數(shù)珠三五枚。令兒正坐開口。漸添參量珠。捩之到喉。至系鉤處。乃向項下一推。其鉤向下而脫。即向上急出之。見繭錢向下。裹定鉤線須而出。并無所損。魏公大喜。遂濃贈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巧也。(出名醫(yī)錄)
治鯁以類推方
治鯁之法。皆以類推。鸕治魚鯁。磁石治針鯁。發(fā)灰治發(fā)鯁。貍、虎治骨鯁。亦
各從其類
治蜘蛛飛絲入口
用紫蘇葉。不問新舊。嚼之即愈。
治誤食發(fā)。令腹有蠱。
以雄黃餌之。昔甄立言。仕唐為太常。有道人。心腹?jié)M煩。彌二歲。立言診曰。腹有蟲。
誤鉤吻葉與芹葉相似。誤食之殺人。
用薺八兩。水六升。煎取二升。為兩服。解之。
又方治誤吞水蛭。
(即馬蝗蜞)用酒及藍靛絞汁。月頭初三四五日??招姆?。
治誤吞錢器物。
用韶粉一兩。研細(xì)。分作二服。水調(diào)服之。食水銀金化如泥者誤吞金銀物在腹中。服之。
令消烊出。
治誤吞下錢。
上以羊脛。燒灰為末??招摹C罪嬒露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