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難經正義》 二難

    作者: 葉霖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

    會,聚也。要會者,言切要聚會之處也。人之一身,經絡營衛(wèi),五臟六腑,莫不由于陰陽,而或過與不及、于尺寸見焉,故為脈之大要會也。一難言寸口為脈之大會,以肺朝百脈而言也。

    此言尺寸為脈之大要會,以陰陽對待而言也。

    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

    關者,尺寸分界之地,《脈訣》所謂高骨為關是也。關下為尺,主腎肝而沉,故屬陰。魚際,大指本節(jié)后內廉大白肉名曰魚,其赤白肉分界,即魚際也。關上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屬陽。治,理也。欲明陰陽為病之治者。須于尺寸候之也。

    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

    寸為陽,尺為陰,陽上而陰下,寸之下尺也,尺之上寸也,關居其中以為限也。言分寸為尺,分尺為寸者,謂關上分去一寸,則余者為尺,關下分去一尺,則余者為寸,此明尺寸之所以得名也。

    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

    此又于尺寸中分其長短之位,以合陰陽之數(shù),一寸為偶數(shù),九分為奇數(shù)也。蓋關以下至尺澤,皆謂之尺,而診脈則止候關下一寸,關以上至魚際,皆謂之寸,而診脈止候關上九分,故曰∶尺內一寸,寸內九分也。

    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寸為尺之始,尺者寸之終,云尺寸者,以終始對待而言,其實則寸得九分,尺得一寸,皆陰陽之盈數(shù)也。然得一寸不名曰寸,得九分不名曰分者,以其在尺之中,在寸之中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