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呃逆雖曰有虛實.麻癥實多虛無一.只因逆氣上沖喉.胃火炎炎作呃逆.
呃逆之癥.乃氣逆上沖而作聲也.其癥雖有虛實之分.而麻屬火候而發(fā)呃逆.乃胃火上沖所致.實者八九.而虛者未常見一二也.治法宜以清火安胃為主.如實熱痰火發(fā)呃逆者.以竹茹柿蒂湯去半夏、甘草.加貝母、石膏主之.如呃逆不止者.以安胃散去楂肉治之.若呃逆一連二三十聲不歇者.以紙條宣鼻孔中.得嚏即已.或以生姜汁、同蜜汁、煎熱頓服之.亦可.
朱曰 呃逆外治法.以紙條宣鼻孔.得嚏即已.生姜汁同蜜汁煎熱頓服之.亦治呃逆.
竹茹柿蒂湯
竹茹柿蒂 陳皮 半夏 甘草 因惱怒發(fā)呃者.加柴胡、青皮、黃芩.
安胃散
陳皮 麥冬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 楂肉 水煎.食遠服.胃火甚者加石膏.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呃逆雖曰有虛實.麻癥實多虛無一.只因逆氣上沖喉.胃火炎炎作呃逆.
呃逆之癥.乃氣逆上沖而作聲也.其癥雖有虛實之分.而麻屬火候而發(fā)呃逆.乃胃火上沖所致.實者八九.而虛者未常見一二也.治法宜以清火安胃為主.如實熱痰火發(fā)呃逆者.以竹茹柿蒂湯去半夏、甘草.加貝母、石膏主之.如呃逆不止者.以安胃散去楂肉治之.若呃逆一連二三十聲不歇者.以紙條宣鼻孔中.得嚏即已.或以生姜汁、同蜜汁、煎熱頓服之.亦可.
朱曰 呃逆外治法.以紙條宣鼻孔.得嚏即已.生姜汁同蜜汁煎熱頓服之.亦治呃逆.
竹茹柿蒂湯
竹茹柿蒂 陳皮 半夏 甘草 因惱怒發(fā)呃者.加柴胡、青皮、黃芩.
安胃散
陳皮 麥冬 木通 澤瀉 黃芩 石斛 楂肉 水煎.食遠服.胃火甚者加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