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八角蓮葉

    拼音注音Bā Jiǎo Lián Yè別名

    鬼臼葉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Dysosma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八角蓮、六角蓮和川八角蓮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2.Dysosma pleiantha (Hance)Woods.[D.hispida(Hao)Chun]3.Dysosma veitchii(Hemsl.et Wis.)Fu ex Ying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有少量栽培。

    2.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或有少量栽培。

    3.生于海拔1200-2200m的山地陰濕林下。

    資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等省地。

    3.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1.八角蓮,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20-30cm。不分枝,無毛,淡綠色。根莖粗壯,橫生,具明顯的碗狀節(jié)。莖生葉1片,有時2片,盾狀著生;葉柄長10-15cm;葉片圓形,直徑約30cm,常狀深裂幾達葉中部,邊緣4-9淺裂或深裂,裂片楔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5-9cm,寬5-7cm,先端銳尖,邊緣具針刺狀鋸齒,上面無毛,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8朵排成傘形花序,著生于近葉柄基處的上方近葉片處;花梗細,長約5cm,花下垂,花冠深結色;萼片6,外面被疏毛;花瓣6,勺狀倒卵形,長約2.5cm;雄蕊6,蘊含隔突出;子房上位,1室,柱頭大,盾狀。漿果橢圓形或卵形。種子多數(shù)。花期4-6月,果期8-10月。

    2.六角蓮,多年生草本,莖直立,無毛,高10-20cm。根莖粗壯,節(jié)明顯。莖生葉通常2,對生,盾狀著生;葉柄長10-15cm,無毛;葉片長圓形或近圓形,長16-22cm,寬9-18cm,無毛6-9淺裂,裂片寬三角狀卵形,邊緣有針狀細齒?;?-10朵排成傘形花序,生于兩莖葉柄的交叉處,花梗長2-3(-6)cm,花下垂;萼片6,卵狀或橢圓狀長圓形,花瓣6,紫紅色,長圓形,長2.5-3.5cm,寬1-1.5cm;雄蕊6,長1.2-2.3cm,花藥長圓形,先端鈍;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頭盾狀。漿果近球形?;ㄆ?-6月,果期8-9月。

    3.川八角蓮,多年生草本,莖多汁,高10-20cm?;棵鼙蛔厣篦[片。葉互生,紙質(zhì),2片,盾狀著生;葉片圓形,直徑約20cm,通常6-8掌狀深裂幾達中部,裂片楔狀矩圓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形,上面無毛,葉中部紅棕色,下面葉脈有疏柔毛,后變無毛。傘形花序有2-6朵花,叢生于莖頂葉柄分叉處的腋間(稀有腋外生),花梗長1.5-2cm,有柔毛;萼片6,膜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4-5cm,有時可達6cm;雄蕊6,花藥先端具細尖;子房1室,胚珠多數(shù),花柱短粗,柱頭大而呈流蘇狀。漿果卵形,紅色,長約3cm。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主癰腫疔瘡;喘咳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0g;鮮葉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貼敷。

    復方

    ①治哮喘:八角蓮鮮葉一兩,柿餅二個。水煎調(diào)紅糖服。(《福建中草藥》)②治背癰潰爛:八角蓮鮮葉用針密刺細孔,以米湯泡軟,貼患處,日換二次。(《福建中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ā Zhī Yā Cōnɡ別名苦葵鴉蔥、羊奶及及、散枝鴉蔥、分枝鴉蔥來源菊科叉枝鴉蔥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鮮植物汁液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性味苦,寒。注意根有毒......
  • 《全國中草藥匯編》:叉歧繁縷拼音注音Chā Qí Fán Lǚ來源石竹科叉歧繁縷Stellaria dichotoma L.,以根、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華北、西北、四川。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主治盜汗骨蒸,結核潮熱,久瘧發(fā)熱。用法用......
  • 《中藥大辭典》:吹云草拼音注音Chuī Yún Cǎo別名莎蘿莽(《種子植物名稱》),一碗泡、公兒草(《廣西藥植名錄》),過山蛇、斬蛇劍(《廣西植物名錄》。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遠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曬干,切段。生境分布生于......
  • 《全國中草藥匯編》:吹火筒拼音注音Chuī Huǒ Tǒnɡ別名尖葉繡球菊、狹葉繡球菊來源薔薇科吹火筒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陜西、甘肅、湖北、四川、云......
  • 《中藥大辭典》:吹風散拼音注音Chuī Fēnɡ Sàn別名水燈盞、細風藤(《廣西藥植名錄》),紅大風藤,紅十八癥、大鉆(《文山中草藥》)。出處《文山中草藥》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冷飯?zhí)俚奶倩蚋?。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