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麻疹證治法最廣.當補當瀉須究講.清解補澀謬兼施.殺人性命如反掌.
麻初出時.多有泄瀉不止者.其毒火因瀉而減.此殊無妨.若麻出盡之后.而瀉紅黃色糞者.
乃內有伏熱也.與泄瀉過甚者.俱宜以加味三苓散與之.一服即愈.切不可用參、術、訶、蔻補澀之劑.以圖速止.醫(yī)家若不識禁忌.未經講究.一見有瀉.遂用補澀.乃曰吾于清解藥中兼用參、術、訶、蔻.等分又輕.何礙于事.一服不見功效.不知改方醫(yī)治.又曰參、術、訶、蔻等分輕少.故不應耳.于是多加參、術、訶、蔻分兩而再與服.致麻變證.重則腹脹喘滿而不可救.輕則變?yōu)樾菹⒘。p綿不已.然非僅麻出齊之后瀉紅黃色者.不宜兼用補澀.即麻已收之后.而泄瀉黃紅色.亦不宜兼用補澀.仍以加味三苓散治之.兼用補澀且不可.若專用補澀者.則殺人不待反掌之久矣.業(yè)斯道者.可不慎歟.
加味三苓散
豬苓 木通 車前子 赤茯苓(各七分) 澤瀉(八分)黃芩(酒炒) 牛蒡子(炒研各五分)黃連(酒炒二分) 燈心五十寸引水煎.食后服.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麻疹證治法最廣.當補當瀉須究講.清解補澀謬兼施.殺人性命如反掌.
麻初出時.多有泄瀉不止者.其毒火因瀉而減.此殊無妨.若麻出盡之后.而瀉紅黃色糞者.
乃內有伏熱也.與泄瀉過甚者.俱宜以加味三苓散與之.一服即愈.切不可用參、術、訶、蔻補澀之劑.以圖速止.醫(yī)家若不識禁忌.未經講究.一見有瀉.遂用補澀.乃曰吾于清解藥中兼用參、術、訶、蔻.等分又輕.何礙于事.一服不見功效.不知改方醫(yī)治.又曰參、術、訶、蔻等分輕少.故不應耳.于是多加參、術、訶、蔻分兩而再與服.致麻變證.重則腹脹喘滿而不可救.輕則變?yōu)樾菹⒘。p綿不已.然非僅麻出齊之后瀉紅黃色者.不宜兼用補澀.即麻已收之后.而泄瀉黃紅色.亦不宜兼用補澀.仍以加味三苓散治之.兼用補澀且不可.若專用補澀者.則殺人不待反掌之久矣.業(yè)斯道者.可不慎歟.
加味三苓散
豬苓 木通 車前子 赤茯苓(各七分) 澤瀉(八分)黃芩(酒炒) 牛蒡子(炒研各五分)黃連(酒炒二分) 燈心五十寸引水煎.食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