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秘傳外科方》 追疔奪命湯、飛龍奪命丹

    此二方大有神效,活人多矣。今不用重刊,睹者知之。

    背瘡。

    血見愁(一兩)酸漿草(半兩)當歸(二錢半)乳香(一錢二分半)沒藥(一錢二分半)上焙干為末,每服七錢重,熱酒調(diào)服。如有生藥,可用擂酒熱服。留滓,以敷瘡上為效腰疼,用黑豆炒熱,以絹或布包纏腰上,再以姜擂熱酒飲醉,汗出為度。如無汗,根據(jù)前再作二三次見效。

    杖瘡。

    水粉(一兩重)赤石脂(一錢生)水銀(一分,先煞)上三味,用麻油杵成膏,以傘紙敷之,粘貼緊縛。如肉陷,可用此膏填滿,然后粘貼立效。

    痔瘡,亦可治惡癬。

    信甘草白礬(生用)各為末,用碗一只,先將信末微敷一層,甘草末一層,礬末一層,用火之,再根據(jù)前敷藥之三次,掃下為末,以冰水調(diào)敷瘡上,不免少疼,飲酒以醉為度,經(jīng)宿其瘡自脫矣。

    拔疔∶諸疔不出者,用此以反。巴豆半粒去殼,磁石為末,用蔥涎同蜜為膏,以敷瘡上,其疔自出矣。

    治諸腫毒,用生姜面東過梁落地者,就將于本地上,陽日畫○圈,陰日畫圈一個,以姜醮開瘡口,其毒自出矣。

    蛀疳瘡,輕粉、韶粉,打和摻之。

    疥瘡,亦可治輕癬。

    大楓子黃連甘草油胡桃榆皮川椒輕粉白礬(半生半熟)蛇床子井泉石上為末,以油胡桃增減,同杵為膏如彈子大,用粗布包藥擦之,癢處揩之,痛處按之,藥到即效。

    小兒乳癬,以粉草擦之,后用油調(diào)醬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