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明醫(yī)指掌》 實

    作者: 皇甫中

    胃中有火,不能停食者,即王太仆所謂∶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二陳湯加竹瀝、姜汁、炒黃連、山梔。便結(jié)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枳實、黃芩。痰阻者,二陳加枳殼、栝蔞仁、竹瀝、姜汁,或用化痰丸。氣逆者,脈浮而洪,食已暴吐,氣上沖胸發(fā)痛,用木香調(diào)氣散。氣滯者,脈沉而伏,二陳湯加木香、砂仁、青皮、枳殼。食與氣相假成積者,其脈浮而匿,其癥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當(dāng)以小毒藥去其積,檳榔、木香行其氣。下焦有寒者,其脈沉而遲,其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大便閉而不通,治法當(dāng)以通其閉塞,溫其寒氣。大便漸通,復(fù)以中焦藥和之,不令大便秘結(jié)而自愈也。

    二陳湯(方見痰證。)

    化痰丸(方見痰證。)

    木香調(diào)氣散

    白豆蔻(二兩) 丁香(二兩) 木香(二兩) 檀香(二兩) 藿香葉(八兩) 炙甘草(八兩) 砂仁(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一方

    治翻胃之要藥。

    韭汁(二兩) 牛乳(一盞) 生姜(半兩,取汁) 竹瀝(半盞) 童便(一盞)

    上五味,和勻頓服,或入煎劑中同服尤佳。

    一方治翻胃極效,用螃蟹洗凈,入水中,蟹背上水要高三、四指,以香油一小盞入水中,將兩指捻白面撒水上,蟹臍內(nèi)白沫即出,次日去蟹,留水曬干為末,每服五分,淡燒酒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