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
(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
(《素問·經脈別論》)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
(脈以經脈血氣統(tǒng)言之也。恚,怒也。恚,慧、畏二音。)
是以夜行則喘出于腎,淫氣病肺。
(此下四條言喘者,喘屬氣,病在陽也。腎者至陰也,陰受氣于夜,夜行則勞骨傷陰,故喘出于腎。淫氣者,陰傷則陽勝,氣逆為患也。肺腎為母子之臟,而少陰之脈上入肺中,故喘出于腎則病苦于肺。)
有所墮恐,喘出于肝,淫氣害脾。
(有所墮墜而恐者,傷筋損血,故喘出于肝。肝氣淫則害于脾,木乘土也。)
有所驚恐,喘出于肺,淫氣傷心。
(驚恐則神氣散亂,肺藏氣,故喘出于肺。心藏神,故淫氣傷之。)
度水跌仆,喘出于腎與骨。
(水氣通于腎,跌仆傷于骨,故喘出焉。仆音付。)
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此結上文而言有病有不病者,因氣有強弱不同也。)
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
(勇可察其有余,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腎,肉可以察脾,皮膚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診者也。)
故飲食飽甚,汗出于胃。
(此下五條言汗者,汗屬精,病在陰也。飲食飽甚,則胃氣滿而液泄,故汗出于胃。)
驚而奪精,汗出于心。
(驚則神散,神散則奪其精氣,故汗出于心。)
持重遠行,汗出于腎。
(持重遠行則傷骨,腎主骨,故汗出于腎。)
疾走恐懼,汗出于肝。
(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則傷筋,恐懼則傷魂,故汗出于肝。)
搖體勞苦,汗出于脾。
(搖體勞苦,則肌肉四肢皆動,脾所主也,故汗出于脾?!侗静≌摗吩弧米盹栃蟹?,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于過用,此為常也。
(五臟受氣,強弱各有常度,若勉強過用,必損其真,則病之所由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