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臨證實驗錄》 中氣下陷證

    樹之結果,貴在天氣溫和,管理有法,最忌暴雨狂風,水澇干旱。人之妊子,亦貴在陰平陽秘,臟腑安和。胎墮者,不外虛損、外傷。臟腑虛損者,首為脾腎。腎者,主蟄,封藏之本,先天不足,或腎陰虧損,則藏攝無力致胎而墮;脾者,氣血之本,生化之源,后天虧虛,或中氣下陷,難以奉血養(yǎng)胎,亦可致胎萎胎墮。此外,尚有肺氣不宣,通調失職,致水邪泛濫,逼胎而墮者,亦有攀高舉重,損傷沖任而墮者,以及胞宮宿瘀而墮者,不一而舉。

    陳某,36歲,生產(chǎn)一男一女后,連妊三胎,俱墮于四月左右。今又妊娠三月矣,體倦無力,蜷臥于床,短氣,動則尤甚,納呆噯逆,心下脹滿,涎多清稀,唾之頻頻,口苦,少腹墜脹,大便三五日一行。觀其面色萎黃,神氣萎靡。舌質淡白。切得脈象浮滑無力,左關呈弦。

    脈癥分析:患者脾胃素虛,中氣下陷,血海化源不足。

    沖任不能載胎,故屢孕屢墮。其倦怠嗜睡,納呆氣短,為脾胃虛損之癥;心下脹滿,噯逆脈弦,乃肝郁不舒之候。

    治當培補中宮,升提脾氣,兼以條達肝木。設脾胃氣足,沖任充盛,則血有所載,胎有所系,自無墮滑之慮。擬補中益氣湯加味:

    黨參15g 黃芪15g 升麻3g 柴胡6g 當歸10g 青陳皮各6g 炙草6g 白術15g 黃芩6g 三劑

    囑禁房事。

    二診:脹滿消失,噯逆不再,肝氣已達。仍體倦神疲,涎多喜唾,為脾虛不能攝津故也。

    原方加益智仁15g ,三劑。

    三診:胃納增,涎唾止,精力充沛,脈較前有力。囑其每周服二劑,度過五月。

    后足月弄璋,母子皆安。

    按:脾胃為水谷之海,氣血之源,五臟之本。坤土失德,不能厚載,何以奉沖養(yǎng)胎?故培補中土,化生氣血。

    胎自固牢。古謂黃芩、白術為安胎圣藥,一并加入,故效尤佳。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