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臨證實驗錄》 大承氣湯證其一

    楊某,男,45歲,體素甚健,前五日傷于寒,頭痛發(fā)熱,自服止痛片四片,致汗大出,熱不解反盛,日晡益劇。夜間譫語(齒介)齒,如見鬼狀,全家驚恐不安,請余出診。入室穢氣襲人,患者臥炕,面赤汗垢,被半遮,手足外露。似此不惡風、惡寒者,顯示表證已過。察舌苔,黃膩厚濁,尖有芒刺。診其脈,沉滑有力。觸胸腹,體若燔炭,烙手異常,臍左堅硬,疼痛拒壓,皆系實熱內(nèi)盛之候。詢知三日未得更衣。

    觀其脈癥,知為汗法不當,致邪傳經(jīng)人里,陽明腑實證已成,如火燎原,其勢造極。急宜釜底抽薪,謹防熱極生風。擬大承氣湯:

    川軍10g 芒硝6g 枳實10g 厚樸6g 一劑

    承氣湯果然勇冠三軍,旗開得勝,當晚即便通痛止,熱退神清。遂按兵束甲,囑飲食養(yǎng)息。

    李映淮老師評語:大承氣湯證,為燥實證,舌苔應干燥有芒刺,或老黃有裂紋,此例黃膩厚濁,應適當加減為妥。

    若屬上濕下燥者,宜仿曹(穎甫)氏之治,當用大陷胸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所著
  •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習。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