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銀耳10克,水發(fā)海參150克,清湯1000克,料酒10克,精鹽2.5克,味精適量。
制作方法:銀耳用溫水泡開,去蒂洗凈,海參洗凈,片成小抹刀片。把銀耳、海參片一起放入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控去水分。鍋中放入清湯250克、精鹽0.5克、味精和料酒,把銀耳、海參片放入湯內(nèi)。用小火煨5分鐘,撈入湯碗中,另起鍋,放入清湯750克、鹽2克、味精和料酒7克,湯燒開撇去浮沫,倒入盛銀耳與海參片的湯碗中即成。
效用說明:適宜于久病及熱病后期的體虛氣弱、虛熱口渴、食欲不振、腰酸乏力及肺虛有熱、肺癆咳嗽、老年性喘息等癥。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主要原料:銀耳10克,水發(fā)海參150克,清湯1000克,料酒10克,精鹽2.5克,味精適量。
制作方法:銀耳用溫水泡開,去蒂洗凈,海參洗凈,片成小抹刀片。把銀耳、海參片一起放入開水鍋中氽透,撈出,控去水分。鍋中放入清湯250克、精鹽0.5克、味精和料酒,把銀耳、海參片放入湯內(nèi)。用小火煨5分鐘,撈入湯碗中,另起鍋,放入清湯750克、鹽2克、味精和料酒7克,湯燒開撇去浮沫,倒入盛銀耳與海參片的湯碗中即成。
效用說明:適宜于久病及熱病后期的體虛氣弱、虛熱口渴、食欲不振、腰酸乏力及肺虛有熱、肺癆咳嗽、老年性喘息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