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銀耳10克,炙杜仲10克,冰糖50克,豬油適量。
制作方法:銀耳用溫水浸泡30分鐘,雜狀除去,洗凈,撕成片。冰糖放入鍋內(nèi)溶化,熬至微黃色,濾去渣待用。將炙杜仲放入鍋內(nèi),加水先后煎熬3次,取液約1000克,將炙杜仲被倒入鍋內(nèi),加銀耳和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燒熬約4小時,使銀耳熟爛后,再沖入冰糖液。起鍋時加少許豬油即成。
效用說明:補腎肝,壯腰膝。適宜于肝腎陰虛的頭昏頭痛、腰膝酸疼等癥。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xué)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銀耳10克,炙杜仲10克,冰糖50克,豬油適量。
制作方法:銀耳用溫水浸泡30分鐘,雜狀除去,洗凈,撕成片。冰糖放入鍋內(nèi)溶化,熬至微黃色,濾去渣待用。將炙杜仲放入鍋內(nèi),加水先后煎熬3次,取液約1000克,將炙杜仲被倒入鍋內(nèi),加銀耳和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燒熬約4小時,使銀耳熟爛后,再沖入冰糖液。起鍋時加少許豬油即成。
效用說明:補腎肝,壯腰膝。適宜于肝腎陰虛的頭昏頭痛、腰膝酸疼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