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全書。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肝受燥熱,則血分枯槁,筋縮爪干,涵木養(yǎng)營湯主之。
涵木養(yǎng)營湯(自制)
生地(三錢) 熟地(三錢) 人參(一錢) 白芍(一錢) 棗仁(一錢五分炒研) 秦艽(一錢) 麥冬(一錢五分) 木瓜(一錢) 五味子(五分) 當歸(二錢) 紅棗(十枚) 桑枝(一尺)
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歸、芍潤燥養(yǎng)營;以棗仁合生脈,酸甘化陰,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氣液。重用紅棗以緩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氣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
肝受燥涼,血澀不行,筋短脅痛,當歸潤燥湯主之。
當歸潤燥湯(自制)
歸身(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紅花(五分) 木瓜(一錢) 秦艽(一錢)丹參(二錢) 牛膝(二錢) 川斷(二錢) 獨活(一錢) 橘餅(四錢) 紅棗(十枚)
歸、芍、棗養(yǎng)營,秦艽、木瓜舒筋,用法與前第五方意同。再加丹參、紅花養(yǎng)血活血。筋縮必先見于足,故用中風證中之川斷、獨活、牛膝,而以橘餅調(diào)和肝胃。此方重在肝受燥涼而血行澀滯,故重用養(yǎng)營活血以暢通之。祖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