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鑒定(四)-中藥性狀鑒定

    性狀鑒定是按藥用部位的形態(tài)進行鑒定,以及老藥工的經(jīng)驗鑒定。

    藥材中以植物類為最,其中又以種子植物為多,一般藥用部根、根莖(根狀莖、塊莖、球莖、鱗莖)、葉、花、果實、種子、皮、木、莖藤及全草類。全草類可參照基原鑒定,其他各類則可根據(jù)器官形性進行觀察。每種藥材,往往都有其特別之處,先人已經(jīng)總結出諸多經(jīng)驗,或觀其形,或辨其色,或嘗其味,或感其質,或兼而有之,言簡而賅,傳神易記,不失為最簡捷、實效之法。性狀鑒定主要根據(jù)形、色、氣、味、表面特征、質地、斷面、火燒、入水等特征。

    (1)形狀

    不同的藥材,往往有其獨特的外形。如野山參“蘆長碗密棗核芋,錦皮細紋珍珠須”;黨參具“獅子盤頭蘆”;味連形如“雞爪”,又有“過橋”;天麻之“鸚哥嘴”;防風根頭如“蚯蚓頭”;海馬“馬頭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豬大腸”等,皆取其形也。

    (2)顏色

    各種藥材多有不同的顏色。如黃連、丹參、紫草、烏梅、青黛、白芷、紅花、金銀花、黑白丑,皆取其色也。

    (3)氣味

    含揮發(fā)性物質的藥材,多有特殊的香氣。如阿魏、丁香、魚腥草、敗醬、雞矢藤,皆有嗅之難忘之氣。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參、鹽附子,分別具辛、甘、酸、苦、咸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

    指藥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無皺紋、皮孔或毛茸等。如白頭翁根頭部的白毛(葉柄殘基);羌活環(huán)節(jié)緊密似蠶;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黃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鑒別特征。

    (5)質地

    指藥材的堅硬、松軟、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如南沙參因質地泡松而稱為“泡沙參”;粉性強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藥;質堅硬者如穿山龍、郁金等。

    (6)斷面

    藥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自然折斷之斷面,有粉性者,如山藥;有纖維性者,如黃芪;有膠絲相連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不易折斷,或斷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橫切之而后觀察,特別是切制之藥材飲片,切面之特征顯重要,并有許多經(jīng)驗鑒別傳著于世。廣防己之“車輪紋”,烏藥、黃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脈點”,山柰之“縮皮突肉”,茅蒼術之“朱砂點”等,都是形象的鑒別特征。

    (7)入水、火燒

    有些藥材可通過簡單的物理、化學方法加以鑒定。如西紅花入水,可見橙黃色直線下降,并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秦皮入水可顯藍色熒光;龍骨、天竺黃噬之粘舌;琥珀與帛摩擦可吸附紙屑;海金沙火燒可全部燃盡,并發(fā)出輕微的爆鳴聲及火光;青黛微火的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等等。如上種種、既是老藥工的寶貴經(jīng)驗,又蘊含著科學道理。

    此外,藥材的產(chǎn)地、生活習性、生態(tài)環(huán)境,亦有助于鑒別。如潞黨參、滇三七、川貝母、西紅花、陽春砂、關蒼術,皆敘其產(chǎn)地所出;冬蟲夏草、夏枯草、半夏乃指其生活習性;車前草、雪蓮花,可知其生態(tài)環(huán)境。

更多中藥材
  • 第一種類型:心火偏亢,癥狀表現(xiàn)為心煩不寐、煩躁不寧、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我們調理的方法是:清心瀉火,寧心安神。第二種類型:肝郁化火,癥狀表現(xiàn)為急躁易怒、不寐多夢甚至徹夜不寐、伴有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
  • 減肥現(xiàn)在臨床呢,我們中醫(yī)減肥的方法很多。第一個是針灸減肥,就是我們針灸當中的針刺啊,穴位埋線,拔罐,以及我們穴位按摩,這些方法都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第二個方面,我們是藥食同源的方法,我們中藥中的代餐飲,藥膳這些東西,從飲食和運動方面,以及心......
  • 俗話說這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人體也不例外,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huán)加快,呼吸消耗能加強,尤其是處于生長期的兒童來講,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為正處于我們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也創(chuàng)造了黃金條件。因此家長應該抓住孩子生長的這個黃金......
  • 從我們的描述癥狀來看是月經(jīng)量少,顏色發(fā)黑,并且這個時間比較長,我們中醫(yī)辯證呢,就可以歸為血虛加血淤還有氣虛的癥狀,我們治療就用針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點補氣活血化瘀的這些中藥進行調理。......
  • 特稟質就是過敏一族,容易過敏,特別是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比如特稟質在面對灰塵啊,花粉啊,還有對我們這個家里養(yǎng)小寵物啊,吃的這個魚蝦螃蟹之類的過敏,這個類人特稟質比較多見,并且比較困擾生活,這個過敏體質與我們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