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鑒定(三)-中藥顯微鑒定

    主要是利用顯微鏡觀察藥材的內部組織構造、細胞形狀及其后含物的特征,用以鑒定藥材的真?zhèn)魏图兌?,甚至品質。同時,應用顯微化學的方法還可以確定某些成分在組織中的分布,對指導藥材的鑒定、采收、功工和貯藏都有參考價值。對于僅通過性狀不易識別的藥材、性狀相近的多來源藥材或切碎和粉末狀態(tài)的藥材,以及用粉末制成的中藥成方制劑,顯微鑒定尤其重要。

    (1)藥材的顯微鑒定

    根據(jù)觀察的對象和目的,制作不同的切片,如橫、縱切片,表面片,解離組織片,粉制片,花粉粒與孢子制片等,并配合各種組織、細胞或后含物的透化劑、染色劑、顯色劑,可以達到對藥材的有效鑒定。如大黃的大型簇晶,甘草的晶鞘纖維,黃連的黃色石細胞,人參的樹脂道,何首烏、牛膝的異常構造,華山參的木內韌皮部,貝母的淀粉粒,麻黃的氣孔,松花粉的花粉粒,金銀花的毛茸等都有獨特之處;來源于四科的大青葉可通過葉表面觀的氣孔式、毛茸、結晶等相互區(qū)別。

    由于掃描電子顯微鏡的應用,使顯微鑒定的水平進一步提高,而且,藥材不需制作切片和染色,即可直接進行表面或斷面的觀察,獲得細微的三維結構特征。如黨參、何首烏、雞血藤的導管,石斛的葉鞘,白頭翁的葉柄基(白毛),紅花、金銀花、洋金花的花粉粒等的超微結構,都提供了新的顯微鑒別依據(jù)。

    (2)中藥成方制劑的顯微鑒定

    中成藥多有粉末直接入藥者,常由數(shù)種、十幾種及至數(shù)十種粉末藥材組成,素有“丸、散、錠、丹,神仙難辨”之說。然而,通過掌握各組成藥材的組織粉末特征,完全可以對中成藥進行顯微鑒定。如徐國鈞等在50年代首先進行了“南京靈應痧藥”的顯微鑒定,成功地檢出了麝香、蟾酥、天麻、麻黃、蒼術、甘草、丁香、大黃、雄黃、朱砂等組成藥物。其他如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九、海馬補腎丸、石斛夜光丸的鑒定,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收載的最大復方“再造丸”,共由58味植、動、礦物藥組成,能夠逐一檢出對應于每一組成藥材的細胞組織特征。顯微鑒定對于中成藥的鑒定,至今仍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更多中藥材
  •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劑,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的參苓白術散。這種方子所主治的病癥就是中焦脾胃氣虛。因運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濕內停太嚴重而出現(xiàn)的脾虛濕盛之泄瀉,對于這樣的病癥,臨床表現(xiàn)會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就是這個病......
  • 說到這個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較多,比如說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還有我們說的酗酒和一些藥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復的受損,因為這樣的反復受損,久而久之導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出現(xiàn)的一系列臨床......
  • 逍遙丸它的功效是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它所治療的病癥是肝郁血虛脾弱之癥,那說到這兒了,我們之前也講過逍遙丸,我們逍遙丸的時候告訴大家了,這個方子所治療的病癥是情志不遂,肝氣郁滯,因為肝是藏血之臟,出現(xiàn)了肝血虧虛,那么肝氣郁滯日久,肝和脾的功能......
  • 那么我再仔細問問,患者提到了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同時還有心慌氣短,那么這個女性患者的面色是一個萎黃的,唇色是一個色淡的,脈象沉細弱,舌淡苔白。從這樣的這種描述來看,患者是以失眠為主訴來就診的,我們肯定要從心來入手了,但是我們還要看看原因所......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病例,患者男,41歲,自述大便長期不成形,不敢吃油膩的東西,一吃油膩的東西就拉肚子,那么有時候大便還有不消化的食物,自己說這種情況已經有三年多了,期間也服用過一些藥物,總是時好時壞,最近一段時間呢,患者因為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