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白為陰,為寒,為濕。
二、黃為胃中有熱,深黃為熱極胃火,黃濃苔為濕熱。
三、赤而帶血,為胃火,更必兼陰虧。赤如豬腰子,表面有極薄縐白衣,為腎臟本色上泛,難治。鮮紅如血,心胃熱熾。滿舌光紅,心營(yíng)涸竭。正紅色,白凈苔,不膩亦不干,是為平人正色舌。
四、黑而多津,為水克火,宜參附四逆。
五、黃而起刺,黑而起刺,宜三承氣急下存陰。紅而起刺如楊梅,宜神犀丹。均以脈證合參決之。
六、舌底糙,上面粘著如碎飯粒,玉女煎主之;輕則桂苓甘露飲。虛勞見舌糜,為大忌。
七、不青不紫不黑,亦青亦紫亦黑,名死現(xiàn)舌,主肝胃絕,必?cái)o(wú)疑。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bǔ)遺一卷。內(nèi)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yàn)紀(jì)述”。補(bǔ)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一、白為陰,為寒,為濕。
二、黃為胃中有熱,深黃為熱極胃火,黃濃苔為濕熱。
三、赤而帶血,為胃火,更必兼陰虧。赤如豬腰子,表面有極薄縐白衣,為腎臟本色上泛,難治。鮮紅如血,心胃熱熾。滿舌光紅,心營(yíng)涸竭。正紅色,白凈苔,不膩亦不干,是為平人正色舌。
四、黑而多津,為水克火,宜參附四逆。
五、黃而起刺,黑而起刺,宜三承氣急下存陰。紅而起刺如楊梅,宜神犀丹。均以脈證合參決之。
六、舌底糙,上面粘著如碎飯粒,玉女煎主之;輕則桂苓甘露飲。虛勞見舌糜,為大忌。
七、不青不紫不黑,亦青亦紫亦黑,名死現(xiàn)舌,主肝胃絕,必?cái)o(wú)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