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診醫(yī)學》 三、鉀代謝紊亂

    (一)低鉀 血鉀低于3.5mmol/L,稱為低血鉀癥。發(fā)生低鉀的原因有三種: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和分布異常。腎小管功能損害后,常從尿內丟失大量鉀。長期應用口服氯噻嗪類速尿或利尿酸鈉等利尿劑亦是丟失鉀的常見原因。周期性麻痹病人,由于發(fā)作性的細胞外液中鉀轉移入細胞內而發(fā)生低血鉀癥。

    1.癥狀 低鉀對心臟和腎的影響最嚴重,低鉀時,心肌興奮性增高,可出現(xiàn)心律失常。腎臟的濃縮功能減退,尿酸化作用也受到影響。骨骼肌無力,肌腱反射遲鈍或消失,嚴重時可發(fā)生肌癱瘓,甚至影響呼吸肌,可致呼吸困難而死亡。

    低鉀時心電圖有典型的表現(xiàn),主要為ST-T的變化和出現(xiàn)明顯的U波,嚴重時出現(xiàn)異位搏動等心律失常。診斷上,在無條件測定血鉀時,心電圖往往可以提供可靠的憑據(jù)。

    2.治療 補充氯化鉀,一般用3~5g氯化鉀(10%或15%溶液),加于5%葡萄糖1000~1500ml,靜脈點滴,每小時不超過1g氯化鉀。嚴重的病例每日須補充氯化鉀8~10g(100~130mmol)。低鉀多伴有堿中毒,治療上應注意,如不嚴重,一般無須補充0.1N鹽酸液。

    (二)高鉀 臨床上發(fā)生高血鉀的常見病主要為腎功能衰竭。

    1.臨床表現(xiàn) 心電圖的表現(xiàn)常常是很典型的高而尖聳的T波,繼而出現(xiàn)心律正常。P波消失,QRS加寬等。

    2.治療 往往不滿意,可采取下列措施。

    (1)葡萄糖和胰島素:目的為使鉀離子從細胞外移入細胞內。每4g葡萄糖加1u正規(guī)胰島素,每3~4h靜脈點滴葡萄糖25~50g,胰島素8~16u。

    (2)透析:腹膜透析是較為方便的一種方法。血透析效果好,但需要較復雜的設備和技術條件。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鎦洪
  • 作者: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榮
  • 作者:
    曹世榮
  • 作者:
    李珣
  •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專科學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所論簡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亦詳為記載??晒┡R床醫(yī)師參考運用。

    作者:
  • 作者:
    顧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