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血余炭

    拼音注音Xuè Yú Tàn英文名CRINIS CARBONISATUS來源

    本品為人發(fā)制成的炭化物。取頭發(fā),除去雜質,堿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凈,曬干,燜煅成炭,放涼。

    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塊狀,烏黑光亮,有多數(shù)細孔。體輕,質脆。用火燒之有焦發(fā)氣,味苦。

    貯藏

    置干燥處。

    歸經

    歸肝、胃經。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4.5~9g。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豹骨拼音注音Bào Gǔ別名川四腿、金錢豹骨來源貓科動物金錢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歸經歸肝、腎經。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強筋健骨。用于風濕痹痛,腳膝酸軟。用法用量3~6錢,入丸......
  • 拼音注音Bèi Zǐ別名貝齒(《雷公炮炙論》),白貝(《日華子本草》),白海蚆(《簡便單方》),白貝齒(《藥材資料匯編》)。出處《本經》來源為寶貝科動物貨貝或環(huán)紋貨貝等的貝殼。5~7月間于海邊撈取,除去肉,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產于海南島、西沙......
  • 《中藥大辭典》:貝母蘭拼音注音Bèi Mǔ Lán別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藥》),石巴蕉、對葉果、果上葉(《云南中草藥選》),小綠芨(《全展選編·外科》)。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蘭科植物傘房貝母蘭的假鱗莖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雜木......
  • 拼音注音Bèi Chǐ來源藥材習分紫貝齒與白貝齒兩類,入藥以紫貝齒為多。紫貝齒為寶貝科動物蛇首眼球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山貓寶貝Cypraca (Lyncina) lynx (L......
  • 《全國中草藥匯編》:敗毒草別名耳葉金毛裸蕨來源蕨類裸子蕨科耳葉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陜西、河南、四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