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面粉3000克,羊肉100克,羊肚500克,雞蛋5個,蘑菇200克,韭黃250克,白菜薹500克,生姜、食鹽、胡椒粉、料酒、醋適量。
制作方法:將羊肉、羊肚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蘑菇洗凈,一切兩塊,自菜薹洗凈,切段,剁碎待用。面粉用水發(fā)透,放入韭黃、食鹽,揉成面團,用搟面杖搟薄,切成面條。將羊肉、羊肚放入鍋內,加入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燒開,再將面條下入,燒開,放入食鹽、料酒、醋、胡椒粉即成。
效用說明:補中益氣。適宜于脾胃氣虛、營養(yǎng)不良所出現(xiàn)的氣短、懶言、肢體困倦、身體消瘦等癥。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面粉3000克,羊肉100克,羊肚500克,雞蛋5個,蘑菇200克,韭黃250克,白菜薹500克,生姜、食鹽、胡椒粉、料酒、醋適量。
制作方法:將羊肉、羊肚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蘑菇洗凈,一切兩塊,自菜薹洗凈,切段,剁碎待用。面粉用水發(fā)透,放入韭黃、食鹽,揉成面團,用搟面杖搟薄,切成面條。將羊肉、羊肚放入鍋內,加入生姜、蘑菇,置武火上燒開,再將面條下入,燒開,放入食鹽、料酒、醋、胡椒粉即成。
效用說明:補中益氣。適宜于脾胃氣虛、營養(yǎng)不良所出現(xiàn)的氣短、懶言、肢體困倦、身體消瘦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