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桃兒七果

    拼音注音Táo ér Qī Guǒ別名

    墨地、八月瓜、雞嗉臺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桃兒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的果實(sh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nopodophyllum(Royle)Ying[S.emodii(Wall.)Ying;podophyllum emodii Wall.;p.emodii Wall.var.chinense Spargue]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草叢中或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陜西、甘肅、青海、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桃兒七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莖粗壯,側(cè)根多數(shù),長15cm,直徑2-3mm,外表淺褐色或棕褐色。莖單一,基部有2個膜質(zhì)鞘。葉2-3,生于莖頂,具長葉柄;葉盾狀著生,直徑約25cm,掌狀3-5深裂至中下部或幾達(dá)基部,小裂片先端漸尖,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有白色長柔毛?;▎紊~腋,先葉開放,粉紅色,萼片早落;花瓣6,排成2輪,外輪較內(nèi)輪為長;雄蕊6,花絲向內(nèi)彎,基部變寬,花藥狹長圓形;子房近圓形,胚珠多數(shù),花柱短,柱頭多裂。漿果卵圓形,長3-6cm,被灰粉,熟時紅色。種子多數(shù),暗紫色?;ㄆ?-6月,果期6-8月。

    性味

    甘;酸;性平;小毒

    注意

    孕婦禁服。

    功能主治

    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咳平喘;健脾利濕。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咳嗽氣喘;泄瀉痢疾;白帶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貴州、河南、陜西,甘肅等地。原形態(tài)紅葉甘橿,又名:桂子樹。落葉喬木,高達(dá)10米。......
  • 《中藥大辭典》: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珊瑚珠(《花鏡》),短腳三郎(《植物名實(shí)圖考》),小羅傘(《陸川本草》),矮茶風(fēng)、毛莖紫金牛(《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龍、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藥》)。出處《陸川本草......
  • 《中藥大辭典》: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苦艾、勁直假蓬(《云南中草藥選》),金龍膽草(《四川中草藥通訊》)。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藥大辭典》: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分布云南、廣東等地。原形態(tài)小龍膽草:矮小草本,高約4厘米。莖單生或數(shù)......
  • 別名圓葉豆瓣草、坐鎮(zhèn)草來源蕁麻科矮莖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Gaud.) Hook. et Arn.,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遼寧、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性味辛,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止痛。主治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