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喉癥無痰者不治。痰響如雷者危。氣聲如拖鋸者死。聲啞者不治。色如腥熟者死。面黑神慘者死??卩湔呶?。齒腳肉包過牙者死。怒目直視者死。肚痛者死。鼻內(nèi)出血不止者死。大便泄出黑色者死。潮熱不退者危。口動言語亂者死。喉內(nèi)生肉筍針刺不痛者死。膿血不腥不臭者死。氣出無收者死。手不能提足不能步者死。滿喉盡膜者不治。氣臭者死。 中子白膜遮盡者死。牙齒脫者不治。失舌者死。痰火升喉痛者不治。瘰 火升喉痛者不治。以上皆死癥,百中可救一二而已。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jié)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喉癥無痰者不治。痰響如雷者危。氣聲如拖鋸者死。聲啞者不治。色如腥熟者死。面黑神慘者死??卩湔呶?。齒腳肉包過牙者死。怒目直視者死。肚痛者死。鼻內(nèi)出血不止者死。大便泄出黑色者死。潮熱不退者危。口動言語亂者死。喉內(nèi)生肉筍針刺不痛者死。膿血不腥不臭者死。氣出無收者死。手不能提足不能步者死。滿喉盡膜者不治。氣臭者死。 中子白膜遮盡者死。牙齒脫者不治。失舌者死。痰火升喉痛者不治。瘰 火升喉痛者不治。以上皆死癥,百中可救一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