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石韋

    拼音注音Xiǎo Shí Wéi別名

    反食草(《廣西中獸醫(yī)藥植》),飛驚草、人頭發(fā)(《貴州民間藥物》),山螞蝗(《廣西藥植名錄》)。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相似石韋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樹干皮上、石壁上及陰濕的地方。分布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密被針狀鱗毛,黃褐色,節(jié)間距離5~8毫米。單葉直立,披針形,長6~8厘米,寬5~8毫米,先端漸尖,有時前部膨大而成倒披針形,全緣,基部楔形,半革質(zhì)而厚,上面綠色,嫩時密生星狀毛,老則漸次睨落,并有許多黃色腺點,干后腺點成凹點,側(cè)脈不顯,下面淺綠帶淺黃色,密被星狀毛,主脈粗而隆起;葉柄有節(jié),節(jié)下密生鱗片毛,節(jié)很短。抱子囊群圓形,在主脈兩側(cè)各2-4行,黃褐色。

    性味

    《貴州民間藥物》:"性涼,味苦澀。"

    功能主治

    鎮(zhèn)痙,利尿,止血。治小兒驚風,外傷出血。

    ①《貴州民間藥物》:"止血,鎮(zhèn)痙。"

    ②《廣西藥植名錄》:"利尿,鎮(zhèn)痛,止咳,調(diào)經(jī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錢;或泡酒。外用:取葉背孢子粉外撒。

    復方

    ①治刀傷:刮取飛驚草葉背面的黃粉敷傷處,能止血收口。(《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瘋癇:飛驚草根二兩,川烏、草烏、南星各五錢,血竭四錢,自然銅(醋煅)三錢,里竹根三兩,滑石一兩,硼砂五錢,用酒泡。每服四錢,二日三次;若患者體強,或病重者,均可酌量增多。(《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小兒驚風:飛驚草五錢。煎水服。(《貴州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別名金不換出處始載于《廣州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浦参镒?nèi)~榕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 拼音注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別名變?nèi)~裸實、刺仔木、咬眼刺(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變?nèi)~美登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
  • 拼音注音Biàn Yè Hú Jiāo來源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變?nèi)~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permutabileC.DC.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或山谷水旁疏林中。資源分布:分......
  • 拼音注音Biàn Yì Lín Máo Jué別名小葉金雞尾巴草、小狗脊子英文名Variant Woo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植物變異鱗毛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 《全國中草藥匯編》:變色紅菇別名蘑菇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變色紅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于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陜西、江蘇、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