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箭草

    拼音注音Xiǎo Jiàn Cǎo別名

    零余子佛甲草(《植物學大辭典》),馬屎花(《蘇南種子植物》),珠芽石板菜(《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

    出處

    《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陰濕處或巖石上。分布江蘇、湖北、福建、臺灣、廣東、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珠芽景天,又名:珠芽佛甲草。

    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不實枝或有或無。莖纖細,直立或傾斜,節(jié)上生根。單葉互生,匙狀長卵形或倒卵形,長1~2厘米,先端尖或鈍,上部常有乳頭狀突起;葉腋有小球形鱗芽,徑約3毫米。頂生疏松的聚傘花序;花無梗;萼片5,闊倒披針形,先端有乳頭狀突起,長短不一;花瓣6,披針形至長卵形,黃色,先端有小尖狀物突起;雄蕊10;心皮5,成熟的心皮長4~6毫米,基部相連.蓇葖果;種子長圓形,有乳頭狀突起,無翅。花期4~5月。

    性味

    《四川中藥志》:"性涼,味澀,無毒。"

    功能主治

    《四川中藥志》:"散寒,理氣。治寒熱瘧疾,食積腹痛,風濕癱瘓及瘟疫發(fā)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4~8錢;或浸酒。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茅針拼音注音Bái Máo Zhēn別名茅苗(《本經(jīng)》),茅筍、茅針(《本草拾遺》),茅錐(劉禹錫《傳信方》),茅蜜(《醫(yī)林纂要》),茅荑、茅揠(《植物名實圖考》),茅芽(《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禾本科......
  • 拼音注音Bái Jīnɡ Yā Cōnɡ別名豬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筆管草、水風、茅草細辛、獨腳茅草來源菊科鴉蔥屬植物白莖鴉蔥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藥。秋季采收,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蒸后曬干。性味甘、......
  • 拼音注音Bái Cǎo別名倒生草、白花草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Pen-nisetum ongolicum Franch.;P.flacci......
  • 別名倒生草來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 flaccidum Griseb.,以根狀莖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主治急性腎炎尿血,鼻衄,肺熱咳嗽,胃熱煩渴。用法用量5~8錢。摘錄《全國中......
  • 《中藥大辭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凈,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