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喉科指掌》 爰采應(yīng)用諸方(十二方)

    作者: 張宗良

    知柏地黃湯(腎虛門)

    六味地黃湯加 知母 黃柏(各五錢)

    三黃湯(火癥門)

    黃連 黃芩 黃柏(各鹽水炒錢半)

    三黃石膏湯(表里門)

    三黃湯加 石膏(五錢) 山梔(錢半)

    犀角地黃湯(胃火門)

    六味地黃湯加 犀角(二錢) 石膏(四錢)

    涼隔散(《外科正宗》)

    連翹(一錢) 大黃(三錢) 芒硝(一錢) 甘草(一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薄荷(一錢) 加竹葉

    四物湯(血虛門)

    川芎 當(dāng)歸 地黃 芍藥(各二錢)

    八味丸(腎虛門)

    六味地黃丸加 附子 肉桂(各三分冷服)

    大承氣湯(傷寒門)

    大黃(五錢) 芒硝(三錢) 濃樸(錢半) 枳實(shí)(錢半)

    黃連解毒湯(火癥門)

    黃連(一錢) 黑山梔(一錢) 黃柏(錢半) 黃芩(一錢)

    龍骨生肌散(外科門)

    龍骨 赤石脂 血衄 孩兒茶 象皮 朱砂 熟石膏

    大柴胡湯(中風(fēng)門)

    大黃 枳實(shí) 黃芩 半夏 白芍 柴胡(等分)煎加姜棗

    萬靈丹(《外科正宗》)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