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竹蠹蟲蛀末

    《中藥大辭典》:竹蠹蟲蛀末拼音注音Zhú Dù Chónɡ Zhù Mò別名

    竹蛀屑(《圣惠方》)。

    出處

    《綱目》

    來源

    為竹蠹蟲科昆蟲竹蠹蟲幼蟲蝕害竹稈后的蛀屑。

    功能主治

    《綱門》:"治聤耳出膿水,湯火傷瘡。"

    用法用量

    外用:撒敷或調(diào)涂。

    復(fù)方

    ①治聤耳出膿:竹蛀屑、狼牙、白蘞等分。同研令細(xì),每用少許,納于耳中。(《圣惠方》)

    ⑦治湯火灼爛:竹中蠹蟲末,涂之。(《備急方》)

    ⑧治濕毒臁瘡:枯竹蛀屑、黃柏末等分。先以蔥、椒、茶湯洗凈,搽之,日一上。(《綱目》)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竹蠹蟲蛀末拼音注音Zhú Dù Chónɡ Zhù Mò別名

    竹蛀屑

    英文名frass by bamboo moth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粉蠹科動物褐粉蠹的幼蟲蝕害竹竿后的蛀屑。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ctus brunneus Steph.

    采收和儲藏:捕捉竹蠹蟲時,同時收集竹竿蛀孔中的粉屑。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棲于竹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

    原形態(tài)

    褐粉蠹,體形小而細(xì)長,長約5mm,亦褐色。頭部隱于前胸下,觸角1對,從眼前直出,分11節(jié),末端呈棍棒狀??谄鬟m于咀咬,上唇突出,大腮端具2齒,小腮須呈長絲狀。前胸節(jié)能轉(zhuǎn)動,翅2對。前翅為角質(zhì)堅固的翅鞘,上有多數(shù)縱行的隆起;后翅膜質(zhì),適于飛翔。足3對,各有跗節(jié)5節(jié)。

    歸經(jīng)

    心;肝經(jīng)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去濕斂瘡。主耵耳流膿水;濕毒臁瘡;燒燙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撒敷或調(diào)涂。

    各家論述

    《綱目》:治耵耳出膿水,湯火傷瘡。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Hǎi Sōnɡ別名刺松藻來源藻類綠藻門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葉狀體入藥。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驅(qū)蛔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猬皮拼音注音Cì Wei Pí別名猬皮、刺鼠皮、刺球子皮來源刺猬科動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chia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干燥外皮。將皮剝下,撒上一層石......
  • 拼音注音Cì Méi別名刺玫果、紅根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藥。夏季采花,陰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性味花:甘、微苦,溫。果:酸,溫。根:苦、澀,平。功能主治花:止血,和血,解郁調(diào)經(jīng)。......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別名刺莓果、刺木果英文名Dahurian Rose Fruit, Fruit of Dahurian Rose出處出自《黑龍江中藥》。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光葉山刺玫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os......
  • 《中藥大辭典》: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出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花。功能主治治月經(jīng)過多。用法用量刺玫花3~6朵,煎水服。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刺玫花拼音注音Cì Méi Huā英文名Fl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