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華佗神方》 一○四五·論三痞

    作者: 華佗

    金石草木,皆可以不死,有驗無驗,在有志無志也。雖能久服,而又其藥熱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否或澀,各有其候。如頭眩目昏,面赤心悸,肢節(jié)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氣,懼火喜寒。又狀若中風(fēng)之類,是為上痞。又如腸滿脹,四肢倦,行立艱,食以嘔,多冒昧,減飲食或渴者,是名中痞。又如小便不利,臍下滿硬,語言謇滯,腰痛腳重,不能立,是名下痞。是宜審明情狀,慎為用餌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紀(jì)?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作者:
  • 作者: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葉霖
  • 作者:
    徐靈胎
  • 作者:
    王九思
  • 《普濟(jì)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作者:
    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