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女科寶鑒》是以中醫(yī)方法論述女性生殖器相關(guān)疾病的探索性新書,書中詳細(xì)介紹了七十多種常見女性生殖器相關(guān)病證,其中包括女科雜病、性病、月經(jīng)病和中醫(yī)藥避孕、中醫(yī)藥抗早孕等。各病證以病機要點為中樞,展開對理、證、法、方、藥的論述,同時,引進中醫(yī)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臨床指導(dǎo)性和收藏價值。
縱覽全書,具有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點。全書共約25萬字。
讀者對象:中西醫(yī)臨床工作者、醫(yī)學(xué)院校師生及廣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脈
左寸脈浮緩為傷風(fēng)鼻塞,鼻流清涕;右寸脈浮洪而數(shù),為鼻衄、鼻 。
病
鼻塞不聞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風(fēng)寒便塞,不時舉發(fā)者,世俗皆以為肺寒,而用表解通利辛溫之藥不效,殊不知此是肺經(jīng)多有火邪,郁甚則喜多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發(fā)。
治
治法清金降火為主,而佐以通利之劑。若如常鼻塞不聞香臭者,再審其平素,只作肺熱治之,清肺火,瀉火消痰,或丸藥噙化,或末藥輕調(diào)緩服,久服無不效。又平素原無鼻塞之病,一時偶感風(fēng)寒,而致鼻塞聲重,或流清涕者,只作風(fēng)寒治之。
方
麗澤通氣湯治鼻不聞香臭。
黃 (一分) 蒼術(shù) 羌活 獨活 防風(fēng) 升麻 葛根(各六分) 炙甘草(四分) 白芷 川芎(各二分) 麻黃(不去節(jié),冬月加)
上銼作一劑,生姜三片,棗二枚,蔥白三根,水煎,食遠溫服。忌冷物,風(fēng)寒涼處坐臥。
通竅湯〔批〕(按此方治不聞香臭之劑) 治感風(fēng)寒,鼻塞聲重流涕。
防風(fēng) 羌活 本 升麻 干葛 川芎 蒼術(shù)(各一錢) 麻黃 白芷(五分) 川椒 細(xì)辛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蔥白一根,水煎熱服。
蒼耳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是膽移熱于腦也。
辛夷仁(五錢) 蒼耳子(一錢半,炒) 白芷(一兩) 薄荷葉(一錢)
上為末,蔥、茶調(diào)下二錢。
黃連通圣散治腦漏,膽移熱于腦,則辛額鼻淵,即防風(fēng)通圣散加黃連、薄荷,水煎熱服。
天竺黃丸(秘方) 治鼻淵。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芷 人參 茯苓 麥門冬 防風(fēng) 荊芥 薄荷蒼耳子 香附子 蔓荊子 秦艽 甘草(各二兩) 天竺黃(三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
〔批〕(按此方治鼻淵之劑) 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下時痛,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用絲瓜藤近根三尺許,燒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
洗肺散治鼻中生瘡。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黃芩(二錢) 半夏(二錢) 杏仁(去皮,一錢) 五味子(一錢半)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
清肺飲子(秘方) 治鼻紅肺風(fēng)。
山茶花(一兩) 黃芩(二兩) 胡麻仁(二兩) 山梔子(二兩) 連翹(一兩) 薄荷(三兩) 荊芥(一兩) 芍藥(一兩) 防風(fēng)(一兩) 葛花(二兩) 苦參(二兩) 甘草(二兩)
上為末,茶清調(diào)服三錢,后用搽藥。
搽鼻去紅方(秘方) 治鼻紅肺風(fēng)。
白礬(一錢) 杏仁(四十九個) 水銀(一錢) 輕粉(七分) 白楊(七個) 大楓子(四十九個) 京墨(一錢) 五味子(四十九個) 核桃(七個)
上共為末,雞子清調(diào)搽患處。
治鼻中肉贅,臭不可近,痛不可搖,以白礬末加 砂少許,吹其上,頃之化水而消,與勝濕湯、瀉白散二帖,此濃味擁濕熱蒸于肺門,如雨霽之地突生芝蘭也。
參歸丸治酒渣鼻,乃血熱入肺。
苦參(凈末,四兩) 當(dāng)歸(凈末,二兩)
上用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后熱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