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濟生》)桔梗湯治肺癱咳嗽膿血,咽干多渴,大便難,小便赤澀。
桔梗 貝母 薏苡仁(各七分) 百合(蒸,五分) 當歸 枳殼 栝蔞仁 桑白皮(各七分)黃(一錢) 甘草節(jié) 杏仁(炒去皮尖) 防己(七分)
上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大便秘加大黃。
(《和濟》)團參飲子治七情饑飽失宜,致傷脾肺,咳唾膿血,漸成肺癰癆瘵之證。(方見咳嗽門。)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喘急不得臥。(方見喘門。)
葶藶散治肺癰氣急,睡臥不安,心胸脹滿。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 百合 白附子 北五味子 甘草節(jié) 人參 款冬花 百藥煎 紫菀 (半兩) 朱砂(二錢半,另研)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后燈心湯調(diào)下。
升麻湯治肺癰吐膿血作臭氣。
升麻 苦桔梗 薏苡仁 地榆 黃芩 牡丹皮 芍藥(各錢半) 生甘草(三錢)
上咀,分兩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溫服。
理肺膏治肺癰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訶子肉 百藥煎 五味子 人參 紫菀 杏仁(去皮尖炒) 款冬花 甜葶藶(炒) 知母 百合 生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用茅根(洗凈)三斤,搗自然汁,入瓦器中熬成膏,更入好蜜二兩再熬,候冷和藥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棗膏丸治肺積在右脅下如杯,發(fā)為癰。
陳皮 苦桔梗 甜葶藶(炒)
上等分為末,煮棗肉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黃昏湯治咳有微熱煩滿,心胸甲錯,是為肺癰。
黃昏皮(手掌大一片)
銼咀,水三碗,煎一碗,分三服。(黃昏即合昏皮。)
如圣湯(即甘桔湯)治肺癰咳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狀如米粥,多服之效。
排膿散治肺癰吐膿,以此排膿補肺。
黃 (生用,一兩)
銼咀,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消膿飲治肺癰,膿腥氣上沖,嘔而咳嗽。
南星(制) 半夏(制) 知母 貝母 生地黃 阿膠(炒) 川芎 桑白皮 防風(fēng) 射干 桔梗 甘草 天門冬 杏仁 薄荷 紫蘇 白芷 白芨 烏梅(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后溫服。
五味湯、紫菀散、葶藶大棗瀉肺湯并治肺痿肺癰,嗽膿血年久不愈者效。(方見前咳嗽門。)
(《醫(yī)說》)白芨散治肺癰咳唾膿血及肺破不愈最效。(方見咳嗽門易簡方中。)
□
一方∶治肺癰心胸甲錯,用葦葉煎湯,時時呷服,當茶飲妙。
一方∶治肺癰久不斂口,用合歡樹皮、(即槿樹皮,一名夜合。)白蘞二味煎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濟生》)桔梗湯治肺癱咳嗽膿血,咽干多渴,大便難,小便赤澀。
桔梗 貝母 薏苡仁(各七分) 百合(蒸,五分) 當歸 枳殼 栝蔞仁 桑白皮(各七分)黃(一錢) 甘草節(jié) 杏仁(炒去皮尖) 防己(七分)
上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食遠服。大便秘加大黃。
(《和濟》)團參飲子治七情饑飽失宜,致傷脾肺,咳唾膿血,漸成肺癰癆瘵之證。(方見咳嗽門。)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喘急不得臥。(方見喘門。)
葶藶散治肺癰氣急,睡臥不安,心胸脹滿。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 百合 白附子 北五味子 甘草節(jié) 人參 款冬花 百藥煎 紫菀 (半兩) 朱砂(二錢半,另研)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后燈心湯調(diào)下。
升麻湯治肺癰吐膿血作臭氣。
升麻 苦桔梗 薏苡仁 地榆 黃芩 牡丹皮 芍藥(各錢半) 生甘草(三錢)
上咀,分兩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溫服。
理肺膏治肺癰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訶子肉 百藥煎 五味子 人參 紫菀 杏仁(去皮尖炒) 款冬花 甜葶藶(炒) 知母 百合 生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用茅根(洗凈)三斤,搗自然汁,入瓦器中熬成膏,更入好蜜二兩再熬,候冷和藥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棗膏丸治肺積在右脅下如杯,發(fā)為癰。
陳皮 苦桔梗 甜葶藶(炒)
上等分為末,煮棗肉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
黃昏湯治咳有微熱煩滿,心胸甲錯,是為肺癰。
黃昏皮(手掌大一片)
銼咀,水三碗,煎一碗,分三服。(黃昏即合昏皮。)
如圣湯(即甘桔湯)治肺癰咳嗽,唾膿血,胸滿振寒,咽干不渴,時出濁沫,氣息腥臭,久久吐,狀如米粥,多服之效。
排膿散治肺癰吐膿,以此排膿補肺。
黃 (生用,一兩)
銼咀,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消膿飲治肺癰,膿腥氣上沖,嘔而咳嗽。
南星(制) 半夏(制) 知母 貝母 生地黃 阿膠(炒) 川芎 桑白皮 防風(fēng) 射干 桔梗 甘草 天門冬 杏仁 薄荷 紫蘇 白芷 白芨 烏梅(各五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后溫服。
五味湯、紫菀散、葶藶大棗瀉肺湯并治肺痿肺癰,嗽膿血年久不愈者效。(方見前咳嗽門。)
(《醫(yī)說》)白芨散治肺癰咳唾膿血及肺破不愈最效。(方見咳嗽門易簡方中。)
□
一方∶治肺癰心胸甲錯,用葦葉煎湯,時時呷服,當茶飲妙。
一方∶治肺癰久不斂口,用合歡樹皮、(即槿樹皮,一名夜合。)白蘞二味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