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稟天地清寒之氣,四時不凋,味苦,氣平,平即涼也,無毒。入足太陰、足陽明經(jīng)。以性涼而善下氣,故降火而清肺胃,以治嘔噦消渴,肺熱喘咳,香港腳上沖,及婦人發(fā)熱咳嗽,經(jīng)事先期,總性涼清潤下氣之功也,宜刷去背上毛。治胃病,姜汁涂炙。治肺病,蜜水涂炙。去毛不凈,射入肺中,作咳難療。
枇杷葉,清肺和胃下氣,除嘔逆不己,解咳治熱嗽無休。實,味甘酸滋潤五臟,少食止吐止渴、多食生熱生痰。木白皮亦入醫(yī)方,主吐逆不能下食。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稟天地清寒之氣,四時不凋,味苦,氣平,平即涼也,無毒。入足太陰、足陽明經(jīng)。以性涼而善下氣,故降火而清肺胃,以治嘔噦消渴,肺熱喘咳,香港腳上沖,及婦人發(fā)熱咳嗽,經(jīng)事先期,總性涼清潤下氣之功也,宜刷去背上毛。治胃病,姜汁涂炙。治肺病,蜜水涂炙。去毛不凈,射入肺中,作咳難療。
枇杷葉,清肺和胃下氣,除嘔逆不己,解咳治熱嗽無休。實,味甘酸滋潤五臟,少食止吐止渴、多食生熱生痰。木白皮亦入醫(yī)方,主吐逆不能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