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稟火土金之氣,故味辛,氣溫,而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亦入手陽明大腸。辛能散能消,溫能和中通暢,香先入脾,暖能開胃,故為理脾開胃消食止瀉之要藥。若濕熱積滯,方盛滯下,初起火熱暴注泄瀉者,禁用。宜面裹之煨搗去油用。
肉豆蔻,溫脾胃虛冷,心腹脹痛,宿食不消,滑瀉冷痢,尤為要藥。夫土性喜暖愛香,故肉果與脾胃最為相宜。
主治(痘疹合參) 治痘脾寒,泄瀉吐逆,切牙寒戰(zhàn)之要藥。溫中開胃,消食下氣。言下氣者,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但瀉痢初起者及有火者不可早服。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 而成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稟火土金之氣,故味辛,氣溫,而無毒。入足太陰陽明經,亦入手陽明大腸。辛能散能消,溫能和中通暢,香先入脾,暖能開胃,故為理脾開胃消食止瀉之要藥。若濕熱積滯,方盛滯下,初起火熱暴注泄瀉者,禁用。宜面裹之煨搗去油用。
肉豆蔻,溫脾胃虛冷,心腹脹痛,宿食不消,滑瀉冷痢,尤為要藥。夫土性喜暖愛香,故肉果與脾胃最為相宜。
主治(痘疹合參) 治痘脾寒,泄瀉吐逆,切牙寒戰(zhàn)之要藥。溫中開胃,消食下氣。言下氣者,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但瀉痢初起者及有火者不可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