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傷寒中暑,大汗后,胃中干,煩燥不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及表里俱熱,飲水反吐,名曰水逆?;蚬ケ聿唤?,當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或一切留飲水停心下,兩感中濕,昏躁霍亂,吐瀉驚風。
豬苓 茯苓 白術(各五錢) 澤瀉(一兩) 桂枝(去皮,一錢五分) 為末,每服三錢,熱湯下,夏月大暑,新水調服立愈,加滑石二兩尤佳。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傷寒中暑,大汗后,胃中干,煩燥不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及表里俱熱,飲水反吐,名曰水逆?;蚬ケ聿唤?,當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或一切留飲水停心下,兩感中濕,昏躁霍亂,吐瀉驚風。
豬苓 茯苓 白術(各五錢) 澤瀉(一兩) 桂枝(去皮,一錢五分) 為末,每服三錢,熱湯下,夏月大暑,新水調服立愈,加滑石二兩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