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茹膏

    作者: 孫思邈。

    治一切惡瘡疥癬、疽漏 方。

    茹 野狼牙 青葙 地榆 藜蘆 當(dāng)歸 蓄 羊蹄根(各二兩) 蛇床子 白蘞(各六分)漏蘆(二分)

    上十一味,搗,以苦酒漬一宿,明旦以成煎豬膏四升煎之,三上三下,膏成絞去滓,納后藥如下。

    雄黃 雌黃 硫黃 礬石 胡粉 松脂(各二兩) 水銀(三兩)

    上七味,細(xì)研,看水銀散盡,即傾前膏中,以箸十只攪數(shù)百遍止,用瓷器密貯,勿令泄氣。煎膏法,取微火熬,急則不中用。敷藥不可近眼及陰。先研雄黃等令細(xì),俟膏小冷,即和攪敷之。

    治疥疽諸瘡方

    水銀 胡粉(各六兩) 黃連 黃柏(各八分) 姜黃(十分) 礬石 附子 蛇床子 苦參(各三 ?

    上九味,水銀、胡粉別研如泥,余為末,以成煎豬膏合和研,令調(diào)敷之。(《翼方》無(wú)姜黃。)

    治久疥癬方

    丹砂 雄黃 雌黃(劉涓子無(wú)) 亂發(fā)(洗凈) 松脂 白蜜(各一兩) 茹(三兩)豬脂(二 ?

    上九味,先煎發(fā),令消盡,納松脂、白蜜,三上三下,去滓,納諸末更一沸止,敷之。

    (《翼方》用蠟,不用蜜。)

    又方水銀 礬石(一作 石) 黃連(一作雄黃) 蛇床子(各一兩)

    上四味,為末,以豬脂七合和攪,不見(jiàn)水銀為熟,敷之。(一方加藜蘆一兩,又云 茹 ?治諸瘡疥癬,久不瘥者方

    水銀(一斤) 臘月豬脂(五升)

    上二味,以鐵器中壘灶,用馬通火七日七夜,勿住火,出之,停冷取膏,去水銀不妨別用,以膏敷一切瘡,無(wú)不應(yīng)手立瘥。(《千金翼》用水銀粉和豬脂涂之。)

    又方特牛尿 羊蹄根(各五升)

    上二味,以牛尿漬羊蹄根一宿,日曝干復(fù)納尿中,取盡止,作末,敷諸瘡。(《千金翼》云∶和豬脂用更精。)

    又方拔取生烏頭十枚,切煮汁,洗之瘥。

    論曰∶凡諸瘡癬,初生時(shí)或始痛癢,即以種種單方救之,或嚼鹽涂之,又以谷汁敷之,又以蒜墨和敷之。(《翼方》以蒜作酥。)又以姜黃敷之,又以鯉魚(yú) 摻敷之,又以牛李子汁敷之。若以此救不瘥,乃以前諸大方治之。

    治細(xì)癬方

    蛇床子 白鹽(一作白堊) 羊蹄根(各一升) 赤葛根 苦參 菖蒲(各半斤) 黃連 莽草 ?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適寒溫洗身,如炊一石米頃為佳,澄清后,當(dāng)微溫用之,滿三日止。

    又方以羊蹄根于石上,苦酒磨敷之,欲敷先刮瘡,以火炙干后,敷四五遍。(《翼方》云∶搗羊蹄根,著瓷器中,以白蜜和,臨用先刮瘡,令傷敷之,如炊一石米,又拭去,更以三年大醋和涂之。若瘡處不傷,即不瘥)。

    又方羊蹄根五升,以桑柴灰汁煮四五沸以洗之。凡方中用羊蹄根,皆以日未出時(shí)采之佳。

    又方菖蒲末五斤,以酒五升漬釜中蒸之,使味出,先絕酒一日,每服一升,或半升 ?

    又方干荊子燒中央,以器承兩頭取汁,刮瘡令傷,涂之。

    治癬方

    取煎餅熱拓,不限多少,日一遍,良。亦治浸淫瘡。

    又方凈洗瘡,取醬瓣、雀屎和敷之,瘥止。(《翼方》云∶取醬和尿涂之。)

    又方水銀、蕪荑和酥敷之。

    又方日中午搗桃葉汁敷之。

    又方搗刺薊汁敷,并服之。

    又方燒蛇蛻一具,酒調(diào)服之。

    又方服地黃汁佳。

    又方服驢尿良。

    又方搗羊蹄根和乳涂之。

    又方醋煮艾涂之。

    又方搗莨菪根,蜜和敷之。(《翼方》無(wú)根字。)

    治濕癬肥瘡方

    用大麻 敷之,五日瘥。

    治癬久不瘥者方

    取自死蛇燒作灰,以豬脂和涂即瘥。

    治小兒癬方

    以蛇床子搗末,豬脂和敷之。

    治瘙癢方

    以水銀和胡粉敷之。

    治身體瘙癢,白如癬狀者方

    楮子(三枚) 豬胰(一具) 鹽(一升) 礬石(一兩)

    上四味,以苦酒一升合搗,令熟拭身,日三。

    治 易方

    以三年醋磨烏賊骨,先以布摩肉,令赤敷之。

    又方醋磨硫黃涂上。(《集驗(yàn)方》磨硫黃、附子,使熟,將臥以布拭病上,乃以藥敷之)。

    又方取蜣螂搗爛涂之,當(dāng)揩令熱封上,一宿瘥。

    又方白蘞 薰陸香上二味,為末,揩上,井水服之。

    又方硫黃 雌黃 槲皮(燒,等分) 蛇蛻(一具)

    上四味,搗篩,以清漆合和,薄涂白處。欲涂時(shí),先以巴豆半截拭白處,皮微破,然后敷之,不過(guò)三兩度。

    又方硫黃 水銀 礬石 灶墨(等分)

    上四味,搗末,納坩子中,以蔥涕和研,臨臥敷病上。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