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馮氏錦囊秘錄》 序

    作者: 馮楚瞻

    昔義興太守許嗣宗精于醫(yī),或勸其著書貽后世,答曰∶醫(yī)者意也,吾意所解,莫能宣矣。蓋深恐學古之上泥于書,拘于法,引經(jīng)斷疾,罔識變通。創(chuàng)為斯說,以教天下,意深遠矣。今者業(yè)醫(yī)之家,動以百計,岐伯圣經(jīng)、雷公《炮制》、伊芳贄《湯液》、箕子《洪范》、越人問難、仲景《傷寒》、士安《甲乙》、啟玄子傳注、錢仲陽診議、李時珍《本草綱目》,目不經(jīng)見,妄以醫(yī)名,遂至風寒燥火暑濕之六氣,喜怒憂思悲恐驚之七情,表里虛實寒熱邪正之八要,浮沉遲數(shù)滑澀大緩之八脈,浮芤滑實弦緊洪之七表,微沉緩澀遲伏虛弱之八里,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九道,以及五行之生克,十二經(jīng)絡之傳變,臟腑、陰陽、天和、歲令,茫然莫解。病者當前,所投非癥,以速膏肓。嗚呼!殆矣。不知“醫(yī)者意也”一語,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出是言,非讀盡軒岐以下書,不能行是言也。武原馮子楚瞻,少業(yè)醫(yī),行游浙東西間,所全活無算。浙東西士以醫(yī)名者,咸俯首出其下。乙丑夏,至京師,經(jīng)歷愈多,施劑愈驗,名節(jié)極甚公卿間。一日來謁予,出書一帙,曰《錦囊秘錄集)。推探標本,縷析條分,使覽者按類隨索,了若觀火。蓋祖軒岐,宗倉越,法劉、張、朱、李及前后各家言,博綜其義,斷以己見,而成此集。信醫(yī)學之津梁,百家之囊橐也。然則得義興之言,可藥天下之讀古而不知變者;讀武原馮子之書,可藥天下之枵腹而空談雷、倉之術者。

    康熙歲次丙寅中秋書于燕臺邸舍潞河張士甄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