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慢性干燥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 sicca)一般認為長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學物質的刺激所致,如長期粉塵的機械性刺激,空氣過熱、過干的影響等。本病是一種常見的職業(yè)性慢性鼻炎。
【病理】
鼻粘膜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致鼻粘膜干燥,但鼻粘膜和鼻甲骨均無萎縮,鼻分泌物也無臭味。
【臨床表現(xiàn)】
鼻內(nèi)發(fā)干,鼻腔分泌物減少,發(fā)癢、灼熱感,常誘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覺一般不減退。
【檢查】
前鼻鏡檢查可見鼻粘膜深紅色,表面干燥無光,鼻道有絲狀分泌物。鼻中隔前下區(qū)粘膜常糜爛,可有小片薄痂附著,去之常出血。鼻甲無萎縮,應與萎縮性鼻炎作鑒別。
【治療】
(一)去除病因。降塵、降溫、通風等改善環(huán)境條件,加強個人保護,如戴口罩、沖洗鼻腔等措施。
(二)局部可用油劑滴鼻藥液,如復方薄荷油、液體石蠟或鼻軟膏。應注意勿用血管收縮劑。
(三)內(nèi)服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維生素B2,10mg,每日3次。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慢性干燥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 sicca)一般認為長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學物質的刺激所致,如長期粉塵的機械性刺激,空氣過熱、過干的影響等。本病是一種常見的職業(yè)性慢性鼻炎。
【病理】
鼻粘膜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致鼻粘膜干燥,但鼻粘膜和鼻甲骨均無萎縮,鼻分泌物也無臭味。
【臨床表現(xiàn)】
鼻內(nèi)發(fā)干,鼻腔分泌物減少,發(fā)癢、灼熱感,常誘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覺一般不減退。
【檢查】
前鼻鏡檢查可見鼻粘膜深紅色,表面干燥無光,鼻道有絲狀分泌物。鼻中隔前下區(qū)粘膜常糜爛,可有小片薄痂附著,去之常出血。鼻甲無萎縮,應與萎縮性鼻炎作鑒別。
【治療】
(一)去除病因。降塵、降溫、通風等改善環(huán)境條件,加強個人保護,如戴口罩、沖洗鼻腔等措施。
(二)局部可用油劑滴鼻藥液,如復方薄荷油、液體石蠟或鼻軟膏。應注意勿用血管收縮劑。
(三)內(nèi)服魚肝油丸,2丸,每日3次;維生素B2,10m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