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檸檬根

    《中藥大辭典》:檸檬根拼音注音Nínɡ Ménɡ Gēn出處

    《陸川本草》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黎檬洋檸檬。

    化學(xué)成分

    黎檬的根中,含香豆精類東莨菪素和傘形花內(nèi)酯。并含p-羥基苯甲酸、p-香豆酸、水楊酸、p-羥基苯乙酸、龍膽酸、芥子酸、香莢蘭酸、p-羥基苯丙酮酸、o-香豆酸,阿魏酸和m-香豆酸。上述各成分中,以游離形式存在的為m-香豆酸,以結(jié)合和游離形式并存的為東莨菪素和o-香豆酸,其余均以結(jié)合形式存在。

    洋檸檬的根中,含花椒樹皮素甲。

    功能主治

    《陸川本草》:"止痛祛瘀。治跌打傷積,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檸檬根拼音注音Nínɡ Ménɡ Gēn別名

    黎檬、 洋檸檬。

    英文名Lemon Root出處

    出自《陸川本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黎檬Citrus limonia Osbeck或檸檬Citrus limon(L.)Burm.f.的根。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Citrus limonia Osbeck2.Citrus limon(L.)Burm.f.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1.原產(chǎn)亞洲。現(xiàn)我國南部多有栽培。

    2.廣東有栽培。

    原形態(tài)

    1.黎檬 常綠灌木,具硬刺。葉互生,葉柄短,有狹翼,頂端有節(jié)。葉片小,長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先端短銳尖或鈍,邊緣有鈍鋸齒?;▎紊虼厣谌~腋;萼5裂,杯狀;花瓣5,條狀長圓形,下部漸狹,外面淡紫色,內(nèi)面白色;雄蕊20個(gè)以上;子房上部漸狹,8-10室,花柱大,脫落,每室有胚珠數(shù)個(gè)。柑果近圓形,先端有不發(fā)育的乳頭狀突起,長約4.5cm,寬約5cm,黃色至朱紅色,皮薄易剝,且有粘土味,瓤囊8-10瓣,味極酸。種子3-4顆,卵形。花期春季。

    2.檸檬 與黎檬的主要區(qū)別為:本種果實(shí)為橢圓形。

    化學(xué)成分

    黎檬的根中,含香豆精類東莨菪素(Scopoletin)和傘形花內(nèi)酯(Umbelliferone)。并含p-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e acid)、p-香豆酸(p-Coumaric acid)、水楊酸(Salicylic acid)、 p-羥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龍膽酸(Gentisic acid)、芥子酸(Sinapicacid)、香莢蘭酸(Vanillic acid)、p-羥基苯丙酮酸(p-Hy-droxyphenyI pyruvic acid)、 o-香豆酸、阿魏酸(Ferulicacid)和 m-香豆酸。上述各成分中,以游離形式存在的為m-香豆酸,以結(jié)合和游離形式并存的為東莨菪素和 o-香豆酸,其余均以結(jié)合形式存在。洋檸檬的根中,含花椒樹皮素甲(xanthyletin)。

    歸經(jīng)

    肝;腎經(jīng)

    性味

    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

    行氣止血;止痛;止咳。主胃痛;疝氣痛;跌打損傷;咳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

    《陸川本草》:止痛祛瘀。治跌打傷積,狂犬咬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Mò Línɡ Cǎo別名刺參(《西藏常用中草藥》),降扯(《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出處《新醫(yī)學(xué)雜志》9:31,1973來源為川續(xù)斷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6~7月采收。同屬植物水蘇葉藦苓草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藥。生境分布......
  • 《中藥大辭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別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給敦羅(《本草拾遺》),刺糖、駱駝刺糖(《新疆藥材》),陽塔克西克爾(維名)。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豆科植物駱駝刺葉中分泌液凝結(jié)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鋪地,敲打枝葉,糖......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血紅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別名花葉假杜鵑來源爵床科刺血紅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性味辛、苦,溫。注意孕婦忌服。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絡(luò),解毒消腫。主治毒蛇咬傷,......
  • 拼音注音Cì Tōnɡ Cǎo別名黨楠、裂葉木通、棁木、擋凹、天羅傘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Trevesia pal......
  • 拼音注音Cì Lánɡ Guǒ別名老虎刺、銹花針、刺檀香、三顆針來源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儲(chǔ)藏: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地灌叢中。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