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膀胱虛滿,手足逆冷,食飲苦吐酸痰,嘔逆,泄下少氣,目眩耳襲,口焦,小便自利方。
膠飴(八兩) 黃 干姜 當歸(各三兩) 人參 半夏 橘皮 芍藥 甘草(各二兩)附子(一兩) 大棗(十五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膠飴,烊沸,分四服。(深師有桂心六兩,生姜一斤。無橘皮、干姜。
又方治虛損少氣,腹脹內(nèi)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飲食,寒熱頭疼,手足逆冷,大小便難,或復下痢,口干,夢中泄精,或時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復微腫,百節(jié)疼酸方。
附子 濃樸(各一兩) 人參 甘草 桂心 當歸 茯苓(各二兩) 麥冬 黃 龍骨(各三 ?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納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咳者,加生姜一倍。
又方治五勞七傷,小腹急,臍下膨 ,兩脅脹滿,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憒憒不樂,胸中氣急逆不下食飲,莖中策策痛,小便黃赤,尿有余瀝,夢與鬼神交通,去精,驚恐虛乏方。
飴糖(八兩) 黃 遠志 當歸(《翼方》無) 澤瀉(各三兩) 芍藥 甘草 人參 龍骨?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納飴糖令烊,一服八合,消息又一服。(深師無飴糖、遠志、澤瀉、龍骨,有桂心六兩,半夏一升,附子一枚)。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五勞七傷,小腹急痛,膀胱虛滿,手足逆冷,食飲苦吐酸痰,嘔逆,泄下少氣,目眩耳襲,口焦,小便自利方。
膠飴(八兩) 黃 干姜 當歸(各三兩) 人參 半夏 橘皮 芍藥 甘草(各二兩)附子(一兩) 大棗(十五枚)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去滓,下膠飴,烊沸,分四服。(深師有桂心六兩,生姜一斤。無橘皮、干姜。
又方治虛損少氣,腹脹內(nèi)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飲食,寒熱頭疼,手足逆冷,大小便難,或復下痢,口干,夢中泄精,或時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復微腫,百節(jié)疼酸方。
附子 濃樸(各一兩) 人參 甘草 桂心 當歸 茯苓(各二兩) 麥冬 黃 龍骨(各三 ?
上十五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納飴糖,每服八合,日三夜一。咳者,加生姜一倍。
又方治五勞七傷,小腹急,臍下膨 ,兩脅脹滿,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KTKT。憒憒不樂,胸中氣急逆不下食飲,莖中策策痛,小便黃赤,尿有余瀝,夢與鬼神交通,去精,驚恐虛乏方。
飴糖(八兩) 黃 遠志 當歸(《翼方》無) 澤瀉(各三兩) 芍藥 甘草 人參 龍骨?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納飴糖令烊,一服八合,消息又一服。(深師無飴糖、遠志、澤瀉、龍骨,有桂心六兩,半夏一升,附子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