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瘧脈弦數(shù)者多熱,又風痰也。弦遲者多寒。風宜汗之;寒宜溫之;痰宜吐之。弦小緊者可下之;緊數(shù)者可汗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
太陽經(jīng)謂之風,宜汗。陽明經(jīng)謂之熱,宜下。少陽謂之風熱,宜和解之。三陽經(jīng)謂之溫瘧,宜從太陰論之不可早截,寒之不久,腎之虛,熱之不久,心之虛,截之早,其邪不盡,正氣愈勝矣,當先服小柴胡一二帖,扶正散邪,方可截。夜間發(fā)者屬陰,加升麻、桔梗開提之,至于陽分截。
補發(fā)丹治久瘧痰邪相合者帶虛。
小柴胡 二陳湯 蒼術 葛根 常山
虛加人參 白術
老瘧丹治風水入陰在臟用氣血間日發(fā)。
川芎 臺芎 白芷 蒼術 桃仁 紅花 川歸 白術 黃柏 甘草 露星月飲
常山飲 黎蘆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瘧脈弦數(shù)者多熱,又風痰也。弦遲者多寒。風宜汗之;寒宜溫之;痰宜吐之。弦小緊者可下之;緊數(shù)者可汗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
太陽經(jīng)謂之風,宜汗。陽明經(jīng)謂之熱,宜下。少陽謂之風熱,宜和解之。三陽經(jīng)謂之溫瘧,宜從太陰論之不可早截,寒之不久,腎之虛,熱之不久,心之虛,截之早,其邪不盡,正氣愈勝矣,當先服小柴胡一二帖,扶正散邪,方可截。夜間發(fā)者屬陰,加升麻、桔梗開提之,至于陽分截。
補發(fā)丹治久瘧痰邪相合者帶虛。
小柴胡 二陳湯 蒼術 葛根 常山
虛加人參 白術
老瘧丹治風水入陰在臟用氣血間日發(fā)。
川芎 臺芎 白芷 蒼術 桃仁 紅花 川歸 白術 黃柏 甘草 露星月飲
常山飲 黎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