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沖上無制,用理中湯。人、白術(shù)、甘草補土之虛,干姜散火之標(biāo)。甚則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一方,生白礬末貼之,極效?;蜞吡季?,以水漱之,再噙。一方,治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冬月無此,用西瓜皮燒灰敷之。又方,黃連好酒煮之,呷下立愈。又方,遠志,醋研,鵝毛掃患處,出涎。
【入方】
細辛 黃柏(炒,一云黃連,等分)
上為末。貼之,或摻舌上,吐涎水再敷,須旋合之。
治滿口白爛蓽茇(一兩,為末) 濃柏(一兩)
上用柏,火炙為末,米醋煎數(shù)沸,后調(diào)上藥。漱涎,再用白湯漱口即愈。重者三次。
舌上生瘡 用白荷花瓣貼之。
【附錄】口舌生瘡,皆上焦熱壅所致,宜如圣湯,或甘桔湯加黃芩一錢。仍用柳花散摻之
【附方】
黑參丸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各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噙化,咽津。
柳花散治口舌生瘡。
玄胡索(一兩) 黃柏 黃連(各半兩) 密陀僧(二錢) 青黛(二錢)
上為末。敷貼口內(nèi),有津即吐。
增損如圣湯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防風(fēng)(半兩) 枳殼(湯浸去穣,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食后服。
甘桔湯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
上水煎,食后溫服。
理中湯見中寒類。
牙痛,梧桐淚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蓽茇,能散其中浮熱。間以升、寒水石,佐以辛涼,荊芥、薄荷、細辛之類。又方,用清涼藥,便使痛不開,必須從治,蓽茇、川芎、薄荷、荊芥、細辛、樟腦、青鹽。
治牙痛甚者。
防風(fēng) 羌活 青鹽(入肉) 細辛 蓽茇 川椒
上為末。擦噙。
又方
南星為末,霜梅五個,取其引涎。以荊芥、薄荷散風(fēng)熱,青鹽入腎入骨。擦噙。
蒲公英(燒灰) 香附末 白芷 青鹽
治陰虛牙出鮮血,氣郁。
用四物湯加牛膝、香附、生甘草、側(cè)柏。
蛀牙
蘆薈、白膠香,寒蛀孔中。
陽明熱而牙痛。
大黃、香附,各燒灰存性為末,入青鹽少許,不時擦牙上。
固齒
用羊脛骨燒灰存性二錢,當(dāng)歸、白芷、豬牙皂角、青鹽各一錢為末,擦牙上。
刷牙藥
燒白羊骨灰一兩,升麻一兩,黃連半錢,擦用。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jié)合醫(yī)學(xué)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沖上無制,用理中湯。人、白術(shù)、甘草補土之虛,干姜散火之標(biāo)。甚則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一方,生白礬末貼之,極效?;蜞吡季?,以水漱之,再噙。一方,治口瘡甚者,用西瓜漿水,徐徐飲之。冬月無此,用西瓜皮燒灰敷之。又方,黃連好酒煮之,呷下立愈。又方,遠志,醋研,鵝毛掃患處,出涎。
【入方】
細辛 黃柏(炒,一云黃連,等分)
上為末。貼之,或摻舌上,吐涎水再敷,須旋合之。
治滿口白爛蓽茇(一兩,為末) 濃柏(一兩)
上用柏,火炙為末,米醋煎數(shù)沸,后調(diào)上藥。漱涎,再用白湯漱口即愈。重者三次。
舌上生瘡 用白荷花瓣貼之。
【附錄】口舌生瘡,皆上焦熱壅所致,宜如圣湯,或甘桔湯加黃芩一錢。仍用柳花散摻之
【附方】
黑參丸治口舌生瘡,久不愈。
黑參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各炒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綿裹噙化,咽津。
柳花散治口舌生瘡。
玄胡索(一兩) 黃柏 黃連(各半兩) 密陀僧(二錢) 青黛(二錢)
上為末。敷貼口內(nèi),有津即吐。
增損如圣湯
桔梗(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防風(fēng)(半兩) 枳殼(湯浸去穣,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煎,食后服。
甘桔湯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
上水煎,食后溫服。
理中湯見中寒類。
牙痛,梧桐淚為末,少加麝香擦之。牙大痛,必用胡椒、蓽茇,能散其中浮熱。間以升、寒水石,佐以辛涼,荊芥、薄荷、細辛之類。又方,用清涼藥,便使痛不開,必須從治,蓽茇、川芎、薄荷、荊芥、細辛、樟腦、青鹽。
治牙痛甚者。
防風(fēng) 羌活 青鹽(入肉) 細辛 蓽茇 川椒
上為末。擦噙。
又方
南星為末,霜梅五個,取其引涎。以荊芥、薄荷散風(fēng)熱,青鹽入腎入骨。擦噙。
又方
蒲公英(燒灰) 香附末 白芷 青鹽
上為末。擦噙。
治陰虛牙出鮮血,氣郁。
用四物湯加牛膝、香附、生甘草、側(cè)柏。
蛀牙
蘆薈、白膠香,寒蛀孔中。
陽明熱而牙痛。
大黃、香附,各燒灰存性為末,入青鹽少許,不時擦牙上。
固齒
用羊脛骨燒灰存性二錢,當(dāng)歸、白芷、豬牙皂角、青鹽各一錢為末,擦牙上。
刷牙藥
燒白羊骨灰一兩,升麻一兩,黃連半錢,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