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學》 韭子(附:韭菜根)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種子。

    【性味與歸經(jīng)】辛、甘,溫。入肝、腎經(jīng)。

    【功效】溫腎壯陽,固精。

    【臨床應用】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等癥。

    本品具有溫腎壯陽、固精的功效,所以對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遺精、腰膝痿軟、小便頻數(shù)、遺尿等癥,為常用之品,可與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等同用。亦可單用本品,作散劑內(nèi)服。

    【處方用名】韭子、韭菜子(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或作散劑內(nèi)服。

    【附藥】韭菜根:即韭菜的根。性味辛溫。功能止汗。適用于盜汗、虛汗。一般用量為三十至五十支,煎服。

    【方劑舉例】秘精丸《濟生方》:韭子、菟絲子、牡蠣、龍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治腎氣不固、滑精頻作。

    【文獻摘錄】《別錄》:「主夢中泄精,溺血?!?/p>

    《本草綱目》:「治小便頻數(shù),遺尿,女人白淫白帶?!?/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