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用】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基部纖維狀檡莖炭化而成。
【性味與歸經(jīng)】苦、澀,平。入肺、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收澀止血。
【臨床應(yīng)用】用于咯血、衄血、崩漏、便血等癥
本品澀可收斂,固有收澀止血的功效,在臨床上用至咯血、衄血、便血等癥,常與側(cè)柏葉、血余炭、仙鶴草等同用。
【處方用名】棕櫚炭、陳棕炭(斷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蛉胪?、散劑吞服,每次用量為三分至五分。
【方劑舉例】黑散子(《直指方》)棕櫚炭、血余炭、來年蓮蓬。治鼻衄。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藥用】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基部纖維狀檡莖炭化而成。
【性味與歸經(jīng)】苦、澀,平。入肺、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收澀止血。
【臨床應(yīng)用】用于咯血、衄血、崩漏、便血等癥
本品澀可收斂,固有收澀止血的功效,在臨床上用至咯血、衄血、便血等癥,常與側(cè)柏葉、血余炭、仙鶴草等同用。
【處方用名】棕櫚炭、陳棕炭(斷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蛉胪?、散劑吞服,每次用量為三分至五分。
【方劑舉例】黑散子(《直指方》)棕櫚炭、血余炭、來年蓮蓬。治鼻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