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zhǔn)繩·瘍醫(yī)》 頭目鼻耳傷

    作者: 王肯堂

    凡腦骨傷破,輕手撙捺平正,若皮不破者,用退腫膏敷貼。若皮破肉損者,先用封口藥 之,外以散血膏貼之,若皮破血流者。用止血散 之,若腫痛者,用葛葉,毛藤葉、楓葉尾,砍爛敷之。不可見風(fēng)著水??殖善苽L(fēng)。凡腦骨傷碎,在硬處可治,若傷太陽穴不可治。如在發(fā)際,須剪剃去發(fā),看皮破不破,根據(jù)上用藥敷。若欲洗,宜用熟油和藥水洗,或和溫茶洗之。凡面目傷,青黑色,用一紫散敷,或紫金膏貼,傷重者,用補肉膏敷貼。凡腦兩角及后枕,或兩眉有傷可治。眼睛傷,瞳神不碎可治?;蜓郯麄虾谏?,用一紫散敷貼。或紫金膏敷貼,傷重者,用補肉膏敷貼?;蝾^頂心有損則難治。凡鼻兩孔傷,凹者可治,血出無妨,鼻梁打撲跌磕凹陷者,用補肉膏敷貼。若兩鼻孔跌磕傷開孔竅,或刀斧傷開孔竅,用封口藥 傷處,外以散血膏貼之,退腫。凡耳斫跌打落,或上脫下粘,或下脫上粘,內(nèi)用封口藥 ,外用散血膏敷貼及耳后,看脫落所向,用鵝翎橫夾定,卻用竹夾子直上橫縛定,縛時要兩耳相對,輕縛住。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作者:
  • 作者:
    ?
  • 作者:
    周學(xué)海
  • 作者:
    葉天士
  • 作者:
    祝登元
  • 作者:
  • 作者:
    汪東亭
  • (公元 659 年)唐.李績(蘇敬)撰。五十四卷。原書已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包括藥圖、圖經(jīng)、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 844 種, 詳細(xì)介紹性味、產(chǎn)地、效用等 。

    學(xué)術(shù)價值: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書。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之先例。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