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防風、新疆防風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伊犁巖風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banotis iliensis(Lipsdy) Korov.[Seseli iliense(Regel et Schmalh.)Lipsky]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未開花前采挖,去除莖葉,洗凈,扎成束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礫石山坡或山溝、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伊犁、烏魯木齊一帶。
多年生草本,高0.5-1(-2)m。根莖粗壯,徑2-3cm,頂端密集殘存葉鞘纖維,根長圓桂形,木質(zhì)化。莖有顯著條紋及淺縱溝槽,密被短毛,基部莖徑0.5-2cm?;~多數(shù),葉柄長5-8cm,基部有寬闊葉鞘,密被短柔毛;葉片輪廓闊三角狀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第一回羽片約8-9對,末回裂片線形或絲線形,長1-4cm,寬0.5-1mm,有稀疏短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羽地減少,葉鞘呈三角狀卵形,最上部公有短密的葉鞘。復傘形花序呈圓錐狀分枝,總苞片6-10,卵狀披針形,外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直徑2-4cm,傘輻10-20,長1-2cm,有毛;小傘形花序有花10-20;小總苞片約10,卵狀披針形,外部多毛;萼齒錐形或披針形,多毛;花瓣白色,長圓形,外部多白色長毛;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叉開彎曲。分生果長圓形,長3-4mm,寬約1mm,密被柔毛,橫剖面略呈五角形,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ㄆ?-7月,果期8-9月。
根含呋喃香豆精類物質(zhì):圓當歸內(nèi)酯(iselin,即archangelin),伊犁巖風素(iliensin)[1]。
味辛;微甘;性溫
發(fā)表散寒;勝濕止痛。主感冒;頭風頭痛;風顯關節(jié)痛;風疹;濕疹
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洗。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防風、新疆防風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伊犁巖風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banotis iliensis(Lipsdy) Korov.[Seseli iliense(Regel et Schmalh.)Lipsky]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未開花前采挖,去除莖葉,洗凈,扎成束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礫石山坡或山溝、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新疆伊犁、烏魯木齊一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5-1(-2)m。根莖粗壯,徑2-3cm,頂端密集殘存葉鞘纖維,根長圓桂形,木質(zhì)化。莖有顯著條紋及淺縱溝槽,密被短毛,基部莖徑0.5-2cm?;~多數(shù),葉柄長5-8cm,基部有寬闊葉鞘,密被短柔毛;葉片輪廓闊三角狀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第一回羽片約8-9對,末回裂片線形或絲線形,長1-4cm,寬0.5-1mm,有稀疏短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但羽地減少,葉鞘呈三角狀卵形,最上部公有短密的葉鞘。復傘形花序呈圓錐狀分枝,總苞片6-10,卵狀披針形,外被白色柔毛;傘形花序直徑2-4cm,傘輻10-20,長1-2cm,有毛;小傘形花序有花10-20;小總苞片約10,卵狀披針形,外部多毛;萼齒錐形或披針形,多毛;花瓣白色,長圓形,外部多白色長毛;花柱基圓錐形,花柱叉開彎曲。分生果長圓形,長3-4mm,寬約1mm,密被柔毛,橫剖面略呈五角形,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ㄆ?-7月,果期8-9月。
化學成分根含呋喃香豆精類物質(zhì):圓當歸內(nèi)酯(iselin,即archangelin),伊犁巖風素(iliensin)[1]。
性味味辛;微甘;性溫
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勝濕止痛。主感冒;頭風頭痛;風顯關節(jié)痛;風疹;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