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治瘴后痢疾.元氣實者.腸胃有積.里急后重.腹痛頻頻至圊.
木香(一兩) 檳榔(一兩) 青皮(一兩) 陳皮(一兩去白) 枳殼(一兩) 黃柏(一兩) 三棱(醋煨一兩)莪術(shù)(醋炒一兩) 當歸(一兩) 黃連(一兩) 香附(三兩) 黃芩(二兩) 大黃(三兩)黑丑(半生半熟取末四兩)
上為末滴水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滾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