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浙江
為蓮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蓮座蕨的帶葉柄基部的根莖。全年可采;挖取根莖,除盡葉柄,切片曬干。
分布浙江南部。
植株矮小細瘦,高約70厘米。葉柄長約30厘米,粗約1厘米,葉片長約40厘米,2回羽狀,由3~4枚羽片組成;羽片互生,闊倒披針形,長40厘米,中部以上寬約12厘米,向下部逐漸變狹,基部寬約3.5~4厘米,柄長1厘米,羽軸向頂端有狹翅;小羽片約25對,互生,開展,幾無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約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長僅1.7~2厘米,長卵形,短漸尖頭,中部的長4厘米,近尾狀漸尖頭,頂部的長9厘米,寬1.5厘米,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近圓形,頂端一對近對生,邊緣有三角形鈍鋸齒。葉脈幾開展,纖細,分叉的和單一的互間,向頂部彎弓,倒行假脈明顯。葉為薄草質(zhì),下面無鱗片。孢子囊群極小,長圓形。
干燥根莖已縱切成2片,呈長橢圓形,稍扭曲,長約7~1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頂端具有葉柄殘基,除去后呈凹陷狀瘢痕,莖基部連接處可見多數(shù)金黃色絨毛,并留有眾多微管束痕跡;表面黑棕色、多皺縮,并散有稀疏根痕;質(zhì)堅而輕,不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苦。以個大、質(zhì)堅而輕者為佳。
味微苦,性涼。
安心神,通經(jīng)絡(luò)。治神經(jīng)衰弱,精神分裂癥,熱病抽搐,關(guān)節(jié)風痛,冠心病。
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燉內(nèi)服。
①治神經(jīng)衰弱,心悸,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鮮定心散一兩。水煎服。
②治精神分裂癥:定心散一至二兩,豬心一個或瘦豬肉二兩。同煮,加冰糖服食,連服三至五次。
③治冠心病:鮮定心散二兩。水煎服。
④治黃疸型肝炎:定心散、重樓、三葉青各等分。水煎服。
定心散蓮座蕨
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藥材基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定心散觀音座蓮蕨的帶葉柄基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iopteris officinalis Ching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挖取根莖,除盡須根,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多年生草本,高約70cm。具塊狀根莖。葉二回羽狀,薄革質(zhì),葉柄長約30cm;羽片闊披針形,中部以上較寬,約12cm,向下部逐漸變狹,羽軸向頂端有狹翅;小羽片約25對,近無柄,互生而開展,相距約1.5cm,斜向上排列,基部的最小,長卵形,具短漸尖頭,中部的長4cm,近尾狀漸尖;頂部的長9cm,寬1.5cm,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近圓形,先端1對近對生;葉脈纖細,幾開展,分叉的和單一的相間,倒行假脈明顯。孢子囊群極小,長圓形,長不及1mm。
性狀鑒別 根莖多縱剖成2瓣,呈長橢圓形,稍扭曲,長約7-10cm,直徑4-5cm,頂端具有葉柄殘基或凹陷狀瘢痕,莖基部連接處可見多數(shù)金黃色絨毛及毛須狀物。表面黑棕色、多皺縮,并散有稀疏根痕;質(zhì)堅而輕,斷面棕褐色,散有許多微凸出的棕色小點(分體中柱);縱剖面有條狀紋理。氣微,味微苦。
心;肝;膽經(jīng)
微苦;涼
養(yǎng)心安神;清熱消腫;止咳。主神經(jīng)衰弱;精神分裂癥;黃疸型肝炎;痄腮;癰腫;蛇咬傷;肺炎;咳嗽;冠心病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浙江
來源為蓮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蓮座蕨的帶葉柄基部的根莖。全年可采;挖取根莖,除盡葉柄,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原形態(tài)植株矮小細瘦,高約70厘米。葉柄長約30厘米,粗約1厘米,葉片長約40厘米,2回羽狀,由3~4枚羽片組成;羽片互生,闊倒披針形,長40厘米,中部以上寬約12厘米,向下部逐漸變狹,基部寬約3.5~4厘米,柄長1厘米,羽軸向頂端有狹翅;小羽片約25對,互生,開展,幾無柄,向上部斜向上,相距約1.5厘米,基部的最小,長僅1.7~2厘米,長卵形,短漸尖頭,中部的長4厘米,近尾狀漸尖頭,頂部的長9厘米,寬1.5厘米,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近圓形,頂端一對近對生,邊緣有三角形鈍鋸齒。葉脈幾開展,纖細,分叉的和單一的互間,向頂部彎弓,倒行假脈明顯。葉為薄草質(zhì),下面無鱗片。孢子囊群極小,長圓形。
性狀干燥根莖已縱切成2片,呈長橢圓形,稍扭曲,長約7~10厘米,直徑約4~5厘米;頂端具有葉柄殘基,除去后呈凹陷狀瘢痕,莖基部連接處可見多數(shù)金黃色絨毛,并留有眾多微管束痕跡;表面黑棕色、多皺縮,并散有稀疏根痕;質(zhì)堅而輕,不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苦。以個大、質(zhì)堅而輕者為佳。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安心神,通經(jīng)絡(luò)。治神經(jīng)衰弱,精神分裂癥,熱病抽搐,關(guān)節(jié)風痛,冠心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或燉內(nèi)服。
復方①治神經(jīng)衰弱,心悸,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鮮定心散一兩。水煎服。
②治精神分裂癥:定心散一至二兩,豬心一個或瘦豬肉二兩。同煮,加冰糖服食,連服三至五次。
③治冠心病:鮮定心散二兩。水煎服。
④治黃疸型肝炎:定心散、重樓、三葉青各等分。水煎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定心散拼音注音Dìnɡ Xīn Sàn別名定心散蓮座蕨
英文名Rhizome of Medical Angiopteris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觀音座蓮科植物定心散觀音座蓮蕨的帶葉柄基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giopteris officinalis Ching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挖取根莖,除盡須根,切片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浙江南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70cm。具塊狀根莖。葉二回羽狀,薄革質(zhì),葉柄長約30cm;羽片闊披針形,中部以上較寬,約12cm,向下部逐漸變狹,羽軸向頂端有狹翅;小羽片約25對,近無柄,互生而開展,相距約1.5cm,斜向上排列,基部的最小,長卵形,具短漸尖頭,中部的長4cm,近尾狀漸尖;頂部的長9cm,寬1.5cm,披針形,長漸尖頭,基部近圓形,先端1對近對生;葉脈纖細,幾開展,分叉的和單一的相間,倒行假脈明顯。孢子囊群極小,長圓形,長不及1mm。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多縱剖成2瓣,呈長橢圓形,稍扭曲,長約7-10cm,直徑4-5cm,頂端具有葉柄殘基或凹陷狀瘢痕,莖基部連接處可見多數(shù)金黃色絨毛及毛須狀物。表面黑棕色、多皺縮,并散有稀疏根痕;質(zhì)堅而輕,斷面棕褐色,散有許多微凸出的棕色小點(分體中柱);縱剖面有條狀紋理。氣微,味微苦。
歸經(jīng)心;肝;膽經(jīng)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養(yǎng)心安神;清熱消腫;止咳。主神經(jīng)衰弱;精神分裂癥;黃疸型肝炎;痄腮;癰腫;蛇咬傷;肺炎;咳嗽;冠心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