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張氏醫(yī)通》 白虎湯(玉函)

    作者: 張璐

    治熱病壯熱煩渴。及中 煩熱而渴。

    石膏(八錢。生用。碎。) 知母(三錢。) 甘草(一錢。炙) 粳米(半合。)

    水煎溫分三服。一日盡飲之。

    人參白虎湯(玉函。即白虎加人參湯。) 治熱病舌干。大渴發(fā)熱背寒。

    白虎湯加人參。

    桂枝白虎湯治溫病感冒客邪而渴。及溫瘧先熱后寒。

    白虎湯加桂枝。

    蒼術(shù)白虎湯治濕溫身熱足冷。

    白虎湯加蒼術(shù)。

    竹葉石膏湯(玉函) 治大病后煩熱作渴。白虎湯去知母。加竹葉、人參、半夏、麥門冬。

    既濟(jì)湯治上熱下寒。

    竹葉石膏湯加熟附子三五分。

    清熱解毒湯治時疫大熱。

    白虎湯去粳米。加人參、羌活、升麻、葛根、白芍、黃芩、黃連、生地黃、生姜

    栝蔞葛根湯治風(fēng)溫?zé)o大熱而渴。

    白虎湯去知母、粳米。加人參、栝蔞根、葛根、防風(fēng)。按此湯治風(fēng)溫?zé)o大熱而渴。夫既無大熱。則不當(dāng)渴矣。既渴必非無大熱也。緣風(fēng)溫之熱邪內(nèi)蘊(yùn)。故借白虎加人參湯。裁去知母、粳米。加栝蔞根以清熱解渴。葛根以布胃行津。防風(fēng)以開表散邪。人參、甘草佐石膏、栝蔞以化熱。性雖甘溫。當(dāng)無助長伏邪之虞。

    大青湯治斑子熱毒。

    白虎湯去粳米。加大青、黑參、木通、生地黃、荊芥、竹藥。

    玉露散治小兒傷熱。吐瀉色黃。白虎湯去知母、粳米。加寒水石。(如無真者?;?。)為散。每服半錢匕至一錢匕。沸湯調(diào)。

    日三服。薛立齋云。若飲食如常。作瀉飲冷。宜用此藥。若食少體倦。喜飲熱湯。此脾氣虛陷。宜六君子湯加升、柴。此方切禁。

    蘭香飲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大渴便秘。

    白虎湯去粳米。加人參、生甘草、蘭香、(俗名香草。)防風(fēng)、升麻、桔梗、連翹、半夏、白豆蔻。按消中為脾胃積熱。故東垣本人參白虎而立蘭香飲子。內(nèi)經(jīng)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但方中防風(fēng)、半夏、豆蔻、升麻。未免過于辛燥。曷不去此加入麥冬、五味以滋化源。佐白虎以化胃熱。蘭香以除陳氣。與歸脾湯中用木香之意不殊?;蛴谥袢~石膏湯中。加知母、蘭香尤妥。

    生津甘露飲治上焦熱渴。

    蘭香飲子去防風(fēng)、半夏。加當(dāng)歸、麥冬、山梔、黃連、黃柏、藿香、木香。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