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味苦,微寒,有毒。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去寸白,破癥瘕,除頭風(fēng),止金瘡?;ā茂煇函?,令人泄?!端幮哉摗吩啤檬?。主腹熱。赤小豆、 菌為之使。殺寸白蟲。
又《圖經(jīng)》云∶苗似狗脊狀,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鴟頭,療頭風(fēng)。又∶荊南人取根為末,水調(diào)服一錢匕,止鼻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