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幽門螺桿菌研究》 3 動物模型的應(yīng)用

    3.1 抗Hp療法療效研究 在前述Dublos用自然感染Hp的恒河猴做實驗。不僅證明了它可以用作Hp的動物模型,亦是用Hp感染動物模型研究抗Hp療法療效的典型例子。他在第一個試驗中用溶介在Tang溶液中的Amoxicillin+Metronidazole+BismuthSubsalicylate給6只恒河猴、2只感染Hp,4只感染GHLO治療4周。在兩組中均未觀察到可以檢測到的變化。作者的結(jié)論認為這一療法對根除Hp毫無療效。在另一試驗中,同樣藥物對6只恒河猴每天胃內(nèi)給予2次,連續(xù)10d,在第5d和1個月時都已證明清除了細菌,2個月后有2只猴子又發(fā)現(xiàn)了Hp感染表明可能是復(fù)發(fā)或再感染。其他4支動物直到治療后6月仍然保持陰性,由此被認為,感染是被根除了。3個動物在治療前也有GHLO感染,治療5d后GHLO轉(zhuǎn)為陰性,但是,一個月后,3只動物重新發(fā)現(xiàn)GHLO感染的證據(jù)。在第3個月時,另一個動物也出現(xiàn)GHLO。直到第5和第6個月時,所有4個猴子雖然都清除了它們的Hp感染,但增保持了GHLO的感染。治療后一月胃炎程度比開始時下降,在4個根除Hp的恒河猴中的胃炎比≤1.0,而在2個復(fù)發(fā)Hp感染的動物中胃炎比恢復(fù)到>2.0。經(jīng)過治療后在Hp根除的動物中血漿IgG比例逐漸下降。在2個未根除Hp的動物中保持不變。由此,它像在人類中一樣,根除Hp后,胃炎和免疫抗體逐漸消失了。

    3.2 在研究Hp致病機理方面的應(yīng)用Eaton等用來自四窩23只悉生小豬以有動力和無動力的Hp株攻擊。發(fā)現(xiàn)動力最強的感染率最高,達100%,動力最弱的感染率最弱,僅有17%,動力居中間的感染率達40%,從悉生小豬分離的Hp,動力比攻擊株更強,攻擊株產(chǎn)生的細胞毒素亦不相同,動力最弱的株產(chǎn)生最小量的細胞毒素,而其他兩株均產(chǎn)生較高水平的細胞毒素,而其他兩株均產(chǎn)生較高水平的細胞毒素。由此,悉生小豬中Hp的毒力與動力相一致,而與細胞毒素的產(chǎn)生不完全一致。

    Tsuda等從病人身上分離到的Hp野生株CPY3401,用一個耐卡那霉素的決定簇基因插入到其尿素酶的基因中,使其變成一個無尿素酶活性的Hp突變株Hp173。然后,用CPY3401與Hp173兩個同源株去攻擊裸鼠,企圖證明尿素酶的致病性。結(jié)果在CPY3401攻擊的胃出現(xiàn)了胃炎,且由此動物分離到的Hp與原來攻擊株地區(qū)別。而Hp173攻擊的動物不發(fā)生胃炎,而且不能分離到Hp在裸鼠胃中定居的重要因子。

    3.3 在研究免疫反應(yīng)中的應(yīng)用 為了說明Hp尿素酶亞單位作為粘膜免疫原的效率。Ferrero等用相當與Hp和Hf的尿素酶亞單位(UreA和Urab)編碼基因克隆到表達載體(pMAL)中去使大腸桿菌表達出轉(zhuǎn)譯的合成蛋白質(zhì)。重組的UreA和UreB蛋白質(zhì)與粘膜佐劑(霍亂毒素、CT)結(jié)合,經(jīng)口免疫小鼠。然后取胃粘膜活檢作尿素酶試驗和病理組織學(xué)檢查。結(jié)果證明不管是同源性還是異源性的UreA均能在小鼠中引起抗HF感染的保護性反應(yīng)。Ferrero認為通過本實驗?zāi)茏C明重組亞單位抗原能引起抗H屬細菌感染的免疫保護反應(yīng)。

    Lee為了確定低劑量的CT或它的B亞單位(CTB)在H屬細菌口服疫苗中作為一個佐劑是否有效。他在下述三組免疫的APF級BLAB/c小鼠中完成對活的HF攻擊的明顯的保護作用。①HF抗原+0.5μgCT和10μgCTB(96%);②HF抗原+0.5μgCT(45%);③HF抗原+10μgCTB(85%)。單獨用HF抗原或單獨用佐劑免疫小鼠無任何保護作用。用HF抗原+10μgCT免疫小鼠對HF攻擊只有26%的保護作用。這預(yù)示無毒的CTB佐劑將可用于人類的免疫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